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民间高考改革建议方案,您赞成吗?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有朋友对于上次“子民好好说”公号发布的《学习不是负担,要消减对学习的“负担感”》中关于“高考2+1+1”的样本设计感兴趣,这次稍微展开解释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坚决拥护当前新高考的改革和探索,之所以提出新的模型,主要是依托我们的教育理念,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种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对国家考试制度有所帮助。

  该样本的设计理念基于两个前提:第一,最大程度上规避功利化倾向,回归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第二,最大程度上规避应试化倾向,就是不能通过大量的刷题猜题来应对考试。事实上,功利化、应试化是一种见缝插针的人类天性,考试制度与法律制度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有制衡作用,就是对于人性的弱点逆向做功,而不是顺应甚至放纵这些天性。下面分项说明一下2+1+1高考的对应科目:

  “2”指的是必考的语文和数学两科。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基本能力,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教育,也是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语文不仅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果说语文是具象化的手段,那么数学则是抽象的语言,数学是人类对物质和事物的量与形进行准确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它所描述的规律是物质和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理性文化的核心。高考必考这两门其中隐含的逻辑是,语文和数学是综合素质的底层逻辑,语文和数学不好,综合素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一个“1”是外语。这里不单指英语,而是放开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多语种,由考生选择其中一种语言考试。近年来关于英语学习和考试饱受质疑,其中既有公众想不到的地方,也有合理的成分。从新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多语种并重是大国教育的必选。

  首先,外语是国际交流的基础能力。在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大趋势下,外语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一环。即便是美国当前有逆全球化的做法,但我们应该明白,全球化的不可能逆转性,无论如何抵抗,最终还是要拥抱全球化。其次,英语独大有其历史原因。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英语业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通用语言和学术语言,从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可以实现一带多的功能,所以我国一直以英语为主进行学习和考试是适应当今时代特征的。第三,世界主流交流语言是随着国家强盛而交替的。以学术交流语言为例,18世纪以前的欧洲大学,拉丁语是其唯一的教学和交流语言持续了300多年;十八世纪法国成为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1770—1830年),法语作为世界学术交流的主流语言持续约60多年;十九世纪德国成为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1810—1920年),德语作为世界学术交流的主流语言持续约110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940年后英语成为现代世界学术交流的主流语言,至今约80年。最后,美国超强独大的局面正在被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新模式打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世界与美国的割裂都预示着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理应培养拥有各种语言才能的人才来积极应对新秩序的形成。

  第二个“1”是综合考试。即不再区分物理、化学、生物、思政、历史、地理、音体美等,而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试,甚至为了发挥家校共育的功能,可以加入一些伦理道德等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综合考试不是各科试题的大杂烩或者集中版,而是设计成考察综合交叉能力的考试,比如物理与化学的交叉,生物与物理的交叉,历史与地理、政治的交叉,这对于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全球学术发展重要趋势,考察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另外,我们需要打破“标准化考试”的窠臼,逐步实现有参考书无标准化试题的考试新模式,彻底改变靠刷题和猜题提高高考成绩的套路,只有注重全方位知识积累才可能考出好成绩,全方位提高国民素质。事实上只有这样,才能将高考变身为真正素质教育的“指挥棒”,而不是应试教育的“导火索”。

  (2020-11-09)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