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别焦虑,人生有四季,不要过高估计学校的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曾经作过一首《人生的四季》。诗人认为,四个季节把一年的时间填满,人的心灵也包含着四个季节。实际上,如果我们放眼人的一生,其实也可以分为四个季节,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要尊重规律。

  人生的春季,是学习之季。从呱呱坠地到大学毕业,从家庭教育到校园生活,从牙牙学语到滔滔不绝,从蹒跚起步到健步如飞,从四则运算到微积分……。学习之季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家庭熏陶和在学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但学习无处不在,既是人生的起点,又贯穿人的一生。学习之季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不仅要学习和积累知识,更要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培养礼仪习惯和伦理道德规范,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定人生底座的重要时光。

  人生的夏季,是立(创)业之季。学校毕业之后走向社会,无论是继续学术研究还是进入工作单位,青年之时都拥有无限可能,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牛顿23岁发现微积分、完成了光分解的实验分析以及万有引力的开创性工作;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著名的质能方程;麦克斯韦34岁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从科学史角度来看,大部分著名科学家都是在青年时期完成了自己的主要贡献。即便不从事学术工作,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此时都是最能显露自身才华和能力,多干活才能多积累,为未来事业打下基础的时光。

  人生的秋季,是收获之季。经过努力学习和艰苦创(立)业之后,很多人在这个阶段收获了地位、荣誉和成就,人生达到巅峰,辛苦哺育的孩子也长大成人,展翅高飞。当然,也有人春夏两季不够努力,在此时不瘟不火,继续奋斗,却感觉力不从心。但无论是功成名就者,抑或是碌碌无为者,此时既是巅峰也是转折,很快即将面临着日过西山之境况。

  人生的冬季,是迟暮之季。无论是否做到“功成名逐”,但“身退”是必然的。极少数人“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多数是人到暮年,尘埃落定,咀嚼酸甜苦辣,感悟一生意义。曾经的大人物可“虽坐拥珍物,宁虚怀若谷”,我们多数人只是平头百姓,也应该为家庭和子孙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真正的风轻云淡,真正的人生终点。

  真正懂得人生这倏忽而过的四季,也许能让您减轻育儿的焦虑,我们要明白:

  第一、焦虑改变不了孩子的平凡。

  这世界永远遵循着二八定律,最优秀的人或者说天才永远是极少数,认为所有人都可以优秀无非是乌托邦的妄念,优秀的人又与遗传、智商、选择、家教等息息相关,“自己孩子必须优秀”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很容易将家庭和孩子都逼入死角。

  更何况,即便优秀在个人当世也未必就符合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功利具有时间轴上的阶段性,按照今天功利化的优秀要求孩子,不等于今后就能成功。孔子生前遍游诸国,宣传主张,却一生郁郁不得志,潦倒落魄;特斯拉作为电学先驱和发明家,除了在交流电方面功勋卓著,还有近千项发明,却一生经济拮据,坎坷贫困……但他们无疑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说起来,也只能是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第二,不要过高估学校的作用。

  很多人将上好学校作为培养优秀孩子的标尺,是有些迷信学校的作用了。诚然,好的老师以及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助益的。但一方面,老师作为“园丁”,只能对当季的生长有贡献,苗长好了也会对收获季节有正影响,可是园丁无法改变作物的品种,并不是将芝麻的种子交给“园丁”,收获的时候就能变成西瓜,芝麻的香和西瓜的甜互不替代;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沿袭的依然是早年间福特汽车生产线的规模化生产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决定了只能兼顾,而无法真正实现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这是工业社会的教育形态决定的。

  更重要的一个结论是,好学校之所以是好学校,恰恰是好学生定义的,生源约定了学校的好坏,而不是相反。这就是每年高考时顶尖的大学不遗余力到各省抢高分学生的主要原因,想想看,如果让只能考上中专的学生去上今天的顶尖大学,今后它还会是顶尖大学吗?

  第三,不要忽视家庭教育的意义。

  与其矫情的焦虑,不如从自身上着手,从家庭教育方面努力。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才是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第一位老师。

  整天骂骂咧咧,口头粗语不断的家长会培养出一个讲礼貌的孩子吗?整天邋邋遢遢,不修边幅的家长会培养出一个衣着整齐的孩子吗?整天谎话不断,狂妄自大的家长会培养出一个谦虚诚实的孩子吗?不是没有,但是概率相当低。

  家长整天玩游戏,就不要指责孩子玩游戏,家长生活习惯不好,就不要指责孩子乱丢东西……不要以为你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来说无所谓,而那往往是最关键的火花。

  教育不公平可以怪政府,教学质量差可以怪学校,但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育制度,你的孩子没学好,你的成绩差,怪谁呢?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2021-5-14)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