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为治理学区房而改变入学政策是治标不治本,是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近些年,尤其是从去年开始,一些地方政府,都从入学政策角度切入通过制定相关约束规定,试图稳定日益高涨的学区房价格。

  比如在2016年就已经正式提出的“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2018年4月和2020年4月,北京的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实施了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目的是能够改变“单校划片”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把学生入读小学初中由“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最终能入读哪所学校由唯一答案变成多种可能,用“电脑派位”分配学生入读的学校,由此消减学区房的优势,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中介大肆炒作学区房的情况。

  撇开义务教育阶段“多校划片”是否会与“就近入学”的法规出现抵触的情况不谈,相比于“单校划片”,“多校划片”只是将确定入学改为了概率入学,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投机心理,但很难改变择校热这一根本问题,而且事实上加大了家长的焦虑。坊间有人甚至认为,“多校划片”可能会将中国的学区房变成“学片房”,即为了应对概率入学,周边主要是优质学校的片区将成为追捧的对象,等于变相的炒高了部分片区的价格,那么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作为“多校划片”的配套政策“五年一户”,去年开始已经在上海部分区试点。五年一户政策指“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同一个门牌号地址同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有一个对口入学名额(双胞胎和二孩例外),说白了就是为了防止家长在孩子小学期间通过更换学区房来获取不同重点学校的入学名额。根据媒体报道,该政策的确引起了当地学区房价格的震荡,但有评论认为,从长期来看,由于新楼盘入市是有限的,“五年一户”是否会冲击生源而难以为继;更重要的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来看,在没有其他配套政策的状况下,“五年一户”等于是减少的学区房的供给量,通俗来讲,比如原先有100套房子可以作为学区房,但现在只有20套了,物以稀为贵,反而会加剧学区房的价格上涨。

  为了治理学区房而去改变入学政策,折腾学生和家长,依然是治标不治本,颠倒了治理顺序,甚至可能是缘木求鱼,适得其反。事实上,只要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优劣之分,在老百姓的头脑里有好差学校之别,就不可能避免优等学校受追捧,与其挖空心思变幻形式,不如实实在在的追求内涵。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学区房热的背后是家长对高质量教育的角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才是一劳永逸解决学区房问题的根本之道,因此我们应该进行一次“刀刃向内”、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治理改革。

  一是法律执行到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已经实施了近十年,但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仍然大行其道,有谁受到了行政处分?有法不依的问题在于执行,国家要依法推动教育公平,以《义务教育法》为准则,监督和督促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力度,对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合理合法,加大执法的力度和广度,依法取缔各级各类公立学校中的重点学校,特别是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重点班级。

  二是资源配置到位。政府要逐步确立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县(区)为单位均衡分配。同类学校的政府生均拨款要一致,公开透明,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的身上。所有学校,按照学校实际的规模需要,统一标准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科学合理提升师资配置,每个学校应该拥有大致相等的优秀教师数量,逐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均衡。

  三是监管落实到位。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管指导,建立相应的检查备案制度。对违法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的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从政策上杜绝重点校、重点班现象,消除家长择校需求,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化分配,不但彻底消除上学贵、上学难的问题,还会促进社会的公平进步。

  四是技术推动到位。要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以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国家应鼓励学校加大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创建和共享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打造网上名师名课,提升教师知识准备和观念转变;从硬件上大大提高学校网络带宽资源匹配,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宽带网络普及,让国民享受到教育的公平及低廉的教育宽带服务。

  (2021-05-23)

访谈视频
访谈嘉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