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发挥学术共同体匡正科研风气的主体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风清则气正,优良的科研风气不但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和科研人员的成才之基,也是传承科学家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底层逻辑,直接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长期以来,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有关学术不端的消息不绝于耳,每次都会成为引爆舆论的热点,难免引起社会各界的焦虑。虽然这绝不是学术界的主流,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任其蔓延,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就会受到侵蚀。这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科研作风学风建设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一项长期任务。除了在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教育引导、监督惩戒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枢纽作用,推动我国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理性看待“学术不端”问题

 

从2020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科技部19号令《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与2006年科技部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相比,19号令覆盖更全面,适用的违规主体从以往各类文件中的以科研人员为主,扩展到了科技活动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包括第三方机构人员;对违规行为的界定更加清晰,详细列出了几十条,比如针对咨询评审专家的“打招呼”“走关系”请托等;处理措施更加明确,包括约谈、取消资格等10类……

 

如此细致入微的规定,引发了科研圈两极分化的热议:有人拍手叫好,认为治理违规问题将有章可循,该规定将成为学术不端的“解毒剂”;有人却觉得是扬汤止沸,只是相关表象的“止痛药”,对其最终落地并不看好。

 

一些人表示疑虑:不断出现并引起社会巨大争议的“学术不端”,是否会越来越多甚至“失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辩证和清醒地看待。

 

当前,由于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对新闻传播速度、渗透力的增强,很多人仅仅通过一些报道就认为科研圈、学术圈乱象横生,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新闻传播路径的多元化以及传播效果的集中放大效应所造成的。其实,我国绝大部分科研人员,都在兢兢业业搞科研,踏踏实实忙学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改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进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弘扬。在这样的风气引领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科研不端现象,但这与经济腾飞时期各行各业弥漫的浮躁心态有关,与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有关,与近年来大量增加的科研人员数量有关,还与学术共同体没有真正参与到对不端行为进行处理的工作中有关,等等。当前对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数量,虽然没有精确统计,但如果与早年相比,绝对数量可能增加不少,但是相对比例不会增加太多。

 

实际上,科研规范是在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当前科技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时间积累不够。中国真正意义上全面重视科研,大规模地开展科研活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满打满算不过40余年,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是发展中的必然现象。解决问题要靠发展,靠改革,任何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优良风气的凝聚都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完善的。

 

  重视学术共同体枢纽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我们穷国搞科研主要是为了解决国防安全问题。为了早日实现科研目标,我国采取行政主导、计划投入和过程监管的办法。今天,我们的国力增强了,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大幅度增加,国家要求科研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因此,科研活动的种类和目标都呈多元化趋势,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科研管理到底应该是目标管理还是过程管理,怎样才能符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科研活动与工业生产截然不同,科研管理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自由度,要宽容失败。不是每项科学研究都必然成功,试图按照计划方式获得科研结果,很容易导致学术不端。要改变这种现象,就不能用从工业模式下抽象出来的过程管理来管理科研活动。

 

用行政的思路来解决科研、学术方面的问题相对困难,有时候这看起来是制度问题,其实是引导和主体缺位的问题,这个主体就是学术(科学)共同体。实际上,要想真正提升科研道德水平,实现学术风气的清明,除了基本的法律条文和政府规定之外,关键还是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同行评议、同行监督的作用。

 

关于学术共同体的定义见仁见智,通俗来讲,就是相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基于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研究领域、文化精神、兴趣目标,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社会群体。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学术共同体对于科技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科学范式的根本一环。学术评价、标准、分歧,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学术共同体在科研风气引导和建设方面的枢纽作用,是通过学术自律(规范)和学术评价来实现的。

 

一方面,学术共同体享有一定的威望,可以引导或影响政府有关科学方面的决策,并遵循着科学精神、求实创新、严谨治学、注重诚信、珍惜责任等学术规范,具有强大的自我净化功能。譬如,一旦有科研人员被学术共同体认定为“学术不端”,违背学术道德,就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失去“学术生命”,将永远无法在学术圈中立足。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很多时候,发生学术不端的争议以后,我国的学术共同体处于缺位状态,大家都不愿意得罪人,也不愿意承担责任,都等着有关部门给出处理意见。而行政部门只能按照行政思路来处理,这不符合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的实际情况。这说明当前我国学术共同体还不够成熟,自身能力、主动性、责任心亟待提升,而国家对于学术共同体的重视程度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专业领域的艰深课题,连相关领域的学者都未必通透,更勿论普通大众了。学术大师、先进成果、优秀研究项目,没有办法由政府、媒体、公众来认定,只能通过学术共同体来评判。在破除“四唯、五唯”的过程中,来自学术共同体的分类评价、同行评价愈发重要。

 

鉴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积累性的特点,对科学研究成果要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估,将同行评议与其他多种评估手段结合起来,围绕知识价值进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机构对比、国际比较等。评估内容不仅包括近期论文的产出和引用,更应包括其长期的综合影响,突出同行评议的价值评估。对科研进行分类评价,使科研真正回归于认识世界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本来目的,真正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行评价是科技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尤其是对于定量方法难以测度的科研活动的价值评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它主要是依靠科学家群体对同一学科领域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研究成果进行各自独立的价值评议过程。完善同行评价制度,要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赋予同行认可的合格评议者,防止“赢者通吃”的弊端,有效防范和查处评议专家滥用学术权力的不端行为;提高评价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专家公示制度,防止不当利益的影响和干扰;制定规范化的评议规则和异议处理程序;建立健全评价专家的科学诚信考核机制,将缺乏科学诚信的人剔除等。

 

科技部2020年正式印发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中,明确了许多新的评价考核标准,比如基础研究类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最高可增加到50%……相比之前主要依靠论文数量的定量评价,无论是代表作、标志性成果,还是“三高”论文,显然更需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同行评价的作用。

 

  清风正气呼唤科学家精神

 

要想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就必须呼唤科学家精神。失去了科学家精神的支撑,学术共同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要想培育科学家精神,就必须强化学术共同体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互为因果,只有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学界清风正气。

 

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国家领导人最近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全面优化科研生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的坚定决心,这就更需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部门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进一步加强和凸显学术共同体的作用。

 

当今世界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广大科研工作者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科学规律、严谨求实、诚信为本、敬业报国,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李志民,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文章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17卷,总第190期,2021年12月,第12期,p33-35 

 

 


访谈视频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