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失业率是如何统计和计算的?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由于“统计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劳动力调查统计需要进一步健全优化”,自8月起中国国家统计局将暂停公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城镇调查失业率。引起了社会对失业率和算法的关注。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口比例。失业率可以提供有关就业情况的信息,对政府和经济决策具有指导作用。在统计失业率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为了计算失业率,首先需要确定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中愿意和能够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所占比例。通常,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来确定劳动年龄的范围,例如,我国的法定劳动年龄是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

  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口,需要将其划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就业人口是指有工作并参与劳动的人口,包括在行业产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人口。失业人口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口,他们有积极参与工作的愿望,但尚未就业开始工作。

  然后,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失业率:

  失业率 = 失业人口 /(法定劳动年龄人口-非劳动力人口)× 100%

  其中,比较困难或有争议的是如何确认对失业的定义。失业的定义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失业者必须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即要求是劳动力参与率的范围内人口;二是失业者必须符合某些条件,如有能力和愿意工作、积极寻找就业机会等。此外,还需要考虑特殊情况,例如,临时失业、季节性失业等。

  我们国家统计局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失业的统计标准,将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划分成三类,一类是就业,一类是失业,还有一类是非劳动力。就业人口是指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为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这些人都属于就业。失业人口是指没有工作,在近期寻找工作,而且立即能去工作的人。非劳动力是指法定劳动年龄人口中既不属于就业人口也不属于失业人口的人。比如,没有工作意愿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这些不在就业和失业统计范围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失业率只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一个指标,它并不能完全反映就业质量和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因为失业率只关注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口比例,而没有考虑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就业岗位的质量、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水平等。因此,在分析失业率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数据,例如就业岗位的数量和类型、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平等,以全面评估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就业质量。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