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昔日“小七中” 立精质口碑今朝“新优质” 创智慧校园



成都市人民北路中学有“小七中”的美誉,享有“市民信得过”的精质口碑。2013年,人北中学取得了“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等光荣称号,人北中学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证明了精质招牌的实力。昔日“小七中”而今正向智慧校园稳步迈进,成为充满希望,洋溢活力的“新人北”。
然而,多少人知道学校焕发新生与活力前,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学校发展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诸多困难:生源质量持续下降,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硬件设施建设滞后,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校陷入了徘徊迷茫期,将被撤并的坊间传言不绝于耳。
转型核心:管理智慧引领,转变办学思想
要逆转学校的发展态势,“重塑人北品牌”是众望所归,学校管理者以特有的智慧和勇气直面、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带领着全体教师在团队感召力驱使下,迎难而上。
学校立足自身,转变办学思想,提炼出了为广大师生认可的办学理念—“聆听成长的声音,体验成长的快乐,收获充实的人生”。基于实情,学校也明确了“精致小天地,成长大世界”的办学目标。新的办学思想,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提升生命质量,将教育的主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融合在一起,也成为学校不懈发展的新动力源泉。
转型重点一:培育“成长课堂”,提升影响力
人北中学以“案导学”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主要活动形式,打造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高效课堂。学生们表示:“小组合作让彼此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竞争,自信心也增强了”。“成长课堂”同时也对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观议课”校本研修,带给教师的智慧沉淀,又在下一次的教学中继续升华提高。
教师们多次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级示范课,参与兄弟学校教师团队的相互听课和学习,外出参加“国培计划”授课,远赴邛崃等多所“手拉手”学校献课,做专题经验交流发言等,这些活动,不断扩大了人北中学在成都市“北改”区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转型重点二:拓展“成长空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把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炼我强健体魄,养吾浩然正气”作为行动的口号,有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时间换空间”策略,扎实推进体锻一小时。除了开设传统的射箭特色体育活动,还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和多种兴趣班,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培训和团校学习,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全校卫生由各班轮流,学校的常规管理也由学生全面参与,不仅增强了学生责任感,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转型关键:提升教师智慧,增强育人技能
全体教师参与编订各年级《国学经典读本》、《英语散文阅读》及《美德的种子》《人北中学应急疏散安全演练》等特色化的校本教材,让教师领悟到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是育人并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追求生命成长之美,学校还制定了《人北教师梯队规划建设》。这个方案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目标责任书,而是滋养教师成长的重要有机组成。
师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彼此关注、关爱,共同成长、完善。
未来愿景:打造未来智慧校园课堂
目前,学校发展定位于未来的智慧校园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文字对话、语音对话和视频对话。
依托自身团队的钻研努力,学校致力于未来智慧校园的可行性论证,并纳入了学校未来发展目标,人北中学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加上北京四中网校的强大实力,合作资源的不断拓展和延伸,人北中学的未来智慧校园课堂将赋予该校新的生长点和不竭的发展内动力。
人北中学,在“精致”的小天地里,构建着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大教育。不断前进的“新人北”正蓬勃向上生长,散发出教育的智慧与芬芳。趁着新一轮改革和机遇的契机,必将激励着全体人北师生,争创教育先锋,闯出新人北广阔天地!
成都晚报记者 刘葵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