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科研管理 > 正文

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个定量指标。用发表论文载体的期刊影响因子来表征论文的影响力,比用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表征论文作者的影响力更有说服力。

  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1955年首先提出将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影响因子”。1958年,加菲尔德创办了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科学信息研究所)。1963年,加菲尔德把“影响因子”定义修正为“期刊文章的平均被引用次数”。2008年,ISI资产重组,成为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一部分,现今每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上,影响因子算法的标准定义是:

  某学报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于该学报在前面两年发表的源刊文本(source items)在当年度的总被引用数,除以该学报期刊在前面两年发表的论文(article)总数量。

  这一算法的局限性在于:源刊文本的“引用窗口”设定为当年度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期刊文本只在发表后第二、三年度发生的引用,才对期刊“影响因子”产生有效贡献?一般情况下,论文发表后被引用会持续发生若干年。有些学科的论文,可能在两年内的引用只占两三成,所以设定“论文被引用主要发生在发表当年后的第二、第三年”的评判标准非常不科学。

  然而,在“影响因子”至上的今天,学术界即使意识到了“影响因子”的局限性,也已经别无选择。2003年加菲尔德被问及“引用窗口”为什么设定为两年而不是三年或五年时,他是这样回应的:“我们不想等若干年后才了解一份期刊的被引用情况。ISI完全有能力计算3年、5年的影响因子,我们甚至有10年、15年的影响因子数据库,但它们需要单独订阅”。你想知道学报期刊的真实影响力,另外花钱购买。

  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宜跨学科比较。影响因子高低取决于所属学科,学科越不成熟,越需要相互印证,所以引用就多,影响因子就高。比如,生物化学、癌症研究等。此外,影响因子还受研究人员多少、社会关注度、开放存取(OA) 学科发展、个别期刊规定引用自己期刊发表的论文等影响。即便是同一学科,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的论文,不一定比影响因子低的刊物上论文水平高。不同学科,就更不能证明期刊影响因子高就是论文水平高。(2016-04-06)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