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学术共同体内更多地体现在学风建设上。学风是指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气习惯。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
科学精神除了前几天《主编讲堂》中提到的“要严谨治学,反对急功近利和公开、公正和公平”等原则外,还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过程中。科学研究的成果通常都是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等形式呈现。只有在发表、出版和评价科研成果中保持诚信才可能对公众提供可靠的知识,科技才能发展进步。在撰写与发表研究成果时,有些作者往往忽略在文献引证、样本制备、数据处理、署名与贡献对等的诚信责任问题。
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启发思路和支持观点的已有研究成果,应当用引证的方式给予标注。如果某研究成果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却有意隐瞒,会被视为“剽窃”,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即便是粗心的疏漏,而不是有意的剽窃,也会被确认为学术不端,受到相应的处罚。
作者还要注意引证和著录的基本规则。在国内发表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可以参考中国国家标准局2005年发布执行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向国外学报投稿时,具体著录规则取决于专业领域的规范和惯例。不同领域的学报,不同的学术出版集团,为方便统计引用、数据库与纸本期刊的衔接等,常常有自己学报特别的著录规则。
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导向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科技工作者的言行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应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科技工作者应当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不断创新,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己任; 要自觉把自己从事的科技工作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自身义务,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真理,自觉维护科学尊严,并以科学技术知识为武器,勇于同一切愚昧、迷信活动和各种伪科学活动作斗争。科技工作者要正确对待各种自然现象,不得参与、支持任何形式的伪科学和愚昧迷信活动。
(2018-09-03)
上一篇:科研管理很难用绩效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