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双一流”建设 > 正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随着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了新的热点与焦点话题。在国家号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热潮下,在学子们争夺世界一流大学入场券的热情下,在教育家们积极投身于此的热忱中,更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何谓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如何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界定,英文通常表达为“World Class University(世界级大学)”。因此,“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比较的概念,其定义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指标设定。主观认识上,世界一流大学就是抽象意义上的“好大学”,那些特定指标的比较更多地会对大学带来自我形象价值的满足感,而对于大学关乎知识责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有限。

  作为一个模糊的概念,世界一流大学体现了举世公认的水平、地位、卓越成就,以及对世界范围的才子的巨大吸引力;它不仅具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实力、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更培养出一批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拥有一批在若干领域引领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在世界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杰出教授。

  作为一个比较的概念,世界一流大学无论在何种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下都应是一流的。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其他同类大学的比较而言,是在一定评价指标下的相对排名靠前而已,并没有绝对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百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界同样讨论过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在任40年校长,1869~1909年)有一句名言,“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美国新型大学不是外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自然地结成的硕果;是美国接受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世界无双的。”

  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适度超前布局;要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创新机制、突出改革、注重质量、加快建设。

  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要紧密结合国家人才战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要深化教育内容和培养机制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按照人才成长规律,统筹考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作用,科教结合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带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加强与国家科技发展的衔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始创新研究、工程应用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2016-02-02)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