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改革和改进的方面很多,但要警惕个别人通过丑化教育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一些教育专家总是剪裁教育,就某个具体教育问题或某个阶层受教育人群可能是对的,但放在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保障受教育机会相对公平的背景下,这些专家观点可能就是荒唐的。是教育支撑了中国三十多年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学扩招使很多原本没机会上大学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高职高专的普及;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国民素质整体明显提高等等,改革开放后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能抹杀的。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政府要花大力气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
社会上对今天的大学办学质量诟病不少,也确实有些大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不够。但高等教育质量要辩证地看,高等教育是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学术群体和个人发展都密切相关的综合事物,一般来讲,事物涉及的主体越多,其质量高低越难判断,比较质量高低要在参照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可比较。1977年大学招生规模不到30万,今天招生规模超过600万。无论是大学的师资水平还是教学和实验条件都提高不少。如果拿当今600万大学生中的前30万人与1977年的30万大学生比较,估计当今的大学生质量会高一些;如果让当今的600万大学生都超过当年的30万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就业岗位层次,显然难以做到。
教育关乎国计和民生,现在全社会只讨论其民生的一面,很少人关心教育的国计。事关国计的方面很多,比如: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信息化国家的目标,教育如何提高全体国民的信息化素养,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涉及各个受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衔接,师资条件配备,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等;再比如: 国家要建设法治国家,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制素养,逐步建立诚实有信、崇法守法的社会环境,在小学教材和课堂上讲好诚信守法的法律故事,中学阶段灌输社会必备的法律条文,大学阶段培养足够的社会法律服务机构所需人才,研究生阶段培养国家支撑法制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等等。(2016-05-09)
上一篇:教育的功能不能无限扩大
下一篇:大学为什么有行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