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教育讲堂 > 正文

什么是新医科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2018年10月17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具体安排,并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新医科将推进医工理文融通,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全面整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方兴未艾的医学新领域,即传统医学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融合[1]

  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新医科作为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提升全民健康力。目前已开设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批准了74家高校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新医科是指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医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医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逐步进入信息文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专业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载体,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并进行创新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互联网、智能化、脑认知、芯片、精准医疗、大数据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创新业态催生大学教育转型,传统的医科已不足以应对时代变革,信息时代必须重构一些核心知识,原来的老知识要升级换代。新医科是科学、人文、工程的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新医科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和服务于信息时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在会上公布了四大学科建设的工作组名单,其中,新医科工作组组长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王辰担任,北京大学詹启敏、中国医科大学闻德亮、复旦大学桂永浩、上海交通大学陈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信和以及四川大学张林担任副组长,另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的16位成员。

  通过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引领医学发展的卓越医学人才,才能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2]。“新医科”顺应了科技进步、产业变革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变,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新体系,更符合健康中国战略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尚丽丽.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10):1078-1081.

  [2]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胡翊群.“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8):17-18.

  (2019-07-11)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