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教育讲堂 > 正文

什么是通识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通识教育,英文为“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也有学者译作“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是高等教育理念不断演变中的教育理念之一,其核心追求是培养人的内核能力的教育,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跨界知识高手,培养学生成为敢于怀疑、勇于探索、自信而又谦卑、努力而又从容的“得道”者。

  通识教育的理念可追溯至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当时不少欧美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的通识教育,并在美国大学一百多年的改革和实践中,通识教育的体系得以日趋完善。

  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中庸》提出,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论衡》也提出:“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通识教育首先指的是一种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通识教育或专业化教育模式的选择,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方式,能减少并防止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既是“大学精神”(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课程实现方式,也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不是对立的,是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在精英化教育阶段一般更多的是采用专业化教育模式,少而精的就业模式能够发挥最大效益。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大学生知识面窄,就业和转岗困难等,专业化教育模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很快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素养,再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

  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普遍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课程(Major Requirement),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和自由选课(Free Elective)。通识教育的比重平均超过35%,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也引起中国教育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近二十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势头可谓突飞猛进。《“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高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通选课以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为蓝本,开设了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与方法三个系列核心课程;清华大学实施的文化素质课程教育体系由哲学与人生、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审美等八大类组成;复旦大学构建了包含七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结构,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等。

  (内容整理自网络)

  (2019-08-06)

访谈视频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