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教育讲堂 > 正文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系列二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不顾及作者学术优先权,枉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学术期刊也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否则,会像纸质新闻媒体一样走向没落。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学术优先权的确认,研究成果加速迭代、日新月异,花费以年计算的时间,排队等待文章见刊,对学术成果的归属和传播有非常大的损害,可以说“一年太久,只争朝夕”。

  学术优先权是学术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对学术发现所给予的确认和承认,学术优先权标志着科学的进步与突破,是对科学家原始创新贡献的一种褒奖,是一种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

  在确立一项研究的优先权过程中,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必须根据本领域可接受的方法、标准向自己的学术社区证明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②学术同行必须承认作者主张的首创性,即必须承认研究者是第一个证明、发现、演示结果的人,而实现该过程的一个广泛接受的证明标准就是对相关出版的作品进行检索查证,以保证没有类似、在先的作品。但不同的期刊出版时滞各不相同,因而科技论文的公开发表时间对于确立其优先权至关重要,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即为论文发表提供了快速通道,对学术优先权的时间、载体、评审机制、学术影响等方面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特征。

  01时间因素

  在学术优先权的认定系统中,学术同行知晓的时间是关键因素,一般以论文发布时间来判定。不同研究者或研究团队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独立发现某个科学规律或者发明某种科学仪器是有可能的。但优先权(名望和声誉)通常会给公开发表新发现的第一人或团队。历史上,由于发表时间的滞后而痛失学术优先权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科研中,为了取得学术优先权,研究者需要在发表时间上抢占先机。

  学术优先权的确认一般是将所发现或发表的内容刊登在期刊上。但期刊由于编审过程、版面容量等限制,存在着较长的论文发表周期。在我国,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出刊,短则半年,多则一两年。中国人向国际期刊投稿,受语言和文化表达的影响,发表周期可能更长。这种较长的成果发表时滞使研究者在争取学术优先权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论文发表方式有了多种的选择,网络发表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研究者通过开放存取期刊、预印本网络出版等方式发表研究成果,使学术优先权的确立时滞大大缩短。譬如,研究者将论文投稿至中国科技论文在线(Sciencepaper Online)网站,无需等待专家评审,也无需等待版面,在线网站实行“先发布后评审”的机制,一篇论文投至网站后只需经过编辑初审与加工,一旦编辑过审、修改后,将很快可以在线发表。稿件从正式接收到在线发表,只需短短的七个工作日。

  02载体因素

  任何学术优先权都存在特定的学术载体。自17世纪末以后,通过期刊出版获得学术优先权成为了一种准则。但这种传统的期刊、图书等承载模式只能刊登文本性质的论文等学术成果,其他不能用文字表达的思想、表情、声音、温度、变化过程、艺术形象等难以发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的表达样式越来越丰富,如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料等,使单一文本出版向多媒体、融媒体出版发展的需求变得愈发强烈,科技期刊应主动了解需求,适应互联网新技术带来的革新性变化,通过自身建设或加入第三方数字出版平台来逐步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使科学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其科学发现成果,让在这些新兴类型载体上发布的成果的优先权得以确认。研究者也就可以看到更多形式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术研究的产出与传播。

  03评审机制

  传统期刊确定学术优先权主要采用同行评议机制,但这种机制经常出现重视名人、轻视新人的现象。这种机制不利于学术新人的成长,也扰乱了学术优先权的获取。更有甚者,有些评审人故意拖延评审过程,直到自己类似的研究出版,获得此研究的学术优先权。还有的评审人编造理由退稿,剽窃评审论文观点,用于发表自己的研究。这些评审出现的不端行为导致了学术优先权确认的不公现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机制。新兴的“先发表,后评审”、“线上协同评审”、“动态公开评审”机制增加了评审的透明度,提高了评审的效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便采用了“先发表,后评审”的机制,不但使论文可以第一时间发表,获得研究的学术优先权,而且也可以获得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其他同行的评论等。网络化规定的评审时长为两个星期,大大缩短了论文的发表、获得优先权的周期。

  04学术影响

  纸本的论文载体导致学术成果扩散利用率相对较低,有很多正式发表的论文从未被引用过。除论文质量原因外,期刊发行数量和范围的局限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术期刊种类过多,研究者只能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同时高昂的价格也限制了论文的阅读范围,学术影响范围小,不利于学术优先权的认定。

  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网络进行的学术信息传播消除了地域差别,学者可以不受限制获取开放仓储,学术论坛、科研数据库等收录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在点击量、评论量、转发量、收藏量等指标影响下,在网络提出一个新观点、新概念能够形成强烈的学术吸引,在大量研究者跟进情况下,提出问题的人成为中心,进而形成科学研究话语主导权,直接影响学术优先权的确认。

  期刊应跳出传统先审后发的固有模式,尽快建立或合作建立网络发布论文的平台,让作者自助并自主发布论文,提高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减轻编辑部的工作,发现学术不规范问题等。通过线上协同的同行评议系统完成论文研究水平的评价,并通过全民发现、大数据与智能算法、互联网内容半衰期的自然趋势,让顶级论文被自动筛选、浮出水面,从而真实的体现文章学术影响力。

  (2019-10-18)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