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论文观 > 正文

破除论文“SCI至上” 建立学术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近日,教育部等部门发文,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提出明确要求。破除论文“SCI至上”成为热点话题。与此同时,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发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了具体的破解办法: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立足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并明确了“三类高质量论文”的具体范围。

  不“唯论文”,唯什么?会不会走向“唯三高”?如何践行文件精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就此专访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


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

破“SCI崇拜”不是消除SCI指标


  问:《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是不是预示着将来在各类评审中不再以论文“论高低”了?

  《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对基础研究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由看数量转为重质量,不把论文作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的主要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同时,适当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措施》,还是《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科技部相关领导在解读两份文件时都明确表态,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破除“SCI崇拜”也不是要消除SCI指标,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载体,不能为了破除“唯论文”就降低基础研究领域高质量论文的标准。


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

引导科技人员更加关注论文质量


  :在《若干措施》中,有关部门提出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立足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并明确了“三类高质量论文”的具体范围,论文“三高”包括哪些?

  答:《若干措施》对于“三高”是这样规定的:一是考虑到高校、科研院所和学科建设等的差异性,明确规定“三类高质量论文”的具体范围由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确定。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可参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确定。三是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结合学科或技术领域选定。

  SCI以及相关指标进入评价体系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不分学科,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通过学术委员会来圈定“三高”范围,既充分尊重了学术共同体治学的自由,又结合了分类评价的原则,可以根据学校、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避免了“一刀切”之后再度陷入僵化的弊端。

  问:“论文代表作”代表什么?

  答:《若干措施》规定对推行论文代表作的设定数量上限,引导科技人员更加关注论文质量,再次彰显不以“数量论英雄”。具体来说,论文代表作由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根据具体科技评价活动要求,结合已开展科研工作或取得的研究成果,自行选取。

  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论文代表作要展示对项目(课题)的支撑作用和相关性;

  对于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论文代表作要展示评价周期内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能力等;

  对于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论文代表作要展示评价周期内成果水平、国际学术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等;

  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奖,论文代表作要展示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论文代表作,要展示已取得核心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


破除“SCI至上”

纠正论文发表功利化导向


  问:破除“SCI至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机遇?

  答:无论是“四唯”还是“五唯”,唯论文都被排在首位,这说明,破除“唯论文”的确是解决当前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科研评价问题的关键一环,而想要破除“唯论文”,首先要抓住并解决的就是“SCI至上”这个“牛鼻子”。从这个角度说,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发布的两个文件可谓是切中要害,釜底抽薪,是从根部消解学术积弊,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组合拳和“杀手锏”。

  破除“SCI至上”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三点:一是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二是倒逼学术生态的重构;三是国内科技期刊要自强。

  :SCI崇拜有哪些弊端?

  答:如今,有人戏称SCI、ESI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仅仅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就得出评审结论,几乎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如何;同时,众多学者的“帽子”、收入也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在《Science》《Nature》等所谓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更高……上述种种,自然就出现了“SCI崇拜”的怪圈。

  问:是否呼吁各大学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

  答:我认为,应该尽量减少发表论文的功利化导向,取消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的奖励。在自然状态下且在基础研究领域,论文多表示科研实力强,但是,如果不自然地用过度严格的考核指标或奖励的办法来增加论文数量,虽然论文数量多了,但实力未必更强了,也会导致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由于SCI的导向,多数科研人员不得不把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不仅要支付国外出版商大量的版面费,更重要的是当多数研究人员不仅不发表中文论文,也不阅读中文论文成风时,势必影响中文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国人的科学素养。由于国际出版集团的霸王条款规定,论文版权归他们所有,SCI崇拜也导致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有香港学者把此现象形容为“大陆学者做出了一顿丰盛大餐,首先奉送给西方学者享用”。


建立学术文化自信

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


  问:在目前的科研工作中有没有哪些弊端?如何理性看待论文发表的作用?

  答:我认为,目前我们的科研导向存在一些问题,科研工作不是为了写论文。科研论文只是科研活动的副产品,是用作学术交流的,但现在简单、量化的评价导向使论文偏离了本来的用途,导致了科研工作的异化,忽略了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和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不仅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导致科研的投入产出不够理想。

  比如,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当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一线医护人员都在积极为防控疫情做贡献时,学术界却出现了奇葩现象。先是两所大学的教授因数据和抢发论文引起纠纷争议,最近又传出某些学术权威利用机构职能拿到病毒资料,第一时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既是医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医疗和防治等问题的实践,而论文只是针对疫情某些问题的医学或医疗过程的总结,在病毒起源不确定,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

  问:如何建立学术文化自信,用中文发表论文是否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提升我国的科技影响力?

  答:由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科研产出的国际影响也不断提高。从近期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中国目前的学术水平、论文数量显然已经提高不少,尤其是“模仿和跟踪”国际学术发展的方面,进步很大。我们正在从世界科研跑道上的“观众”逐步成为“跟跑的运动员”到“并跑的运动员”,个别科学家也许已经认为自己是“领跑者”,我们会不会在众多科研领域成为“领跑者”呢?在国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的情况下,关键要看我们的科研群体能否克服心理自卑、避免盲目自大、崇尚学术自尊,建立学术文化自信其中之一就是要用中文发表论文,是科研人员的责任,也是义务。中国人不以用中文为荣,何谈民族复兴?

  能不能在国际上成为科技的“领跑者”,在国际国内环境没有重大改变,我们科研经费投入继续增加的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在做好科研分类评价,推行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的同时,要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


建立中国特色新型评价体系

形成科学有效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问:2018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俗称“破四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什么各种评价评估仍然难以有效破除“四唯”,难点在哪儿?

  答:科技评价对科研机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特别是在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和待遇挂钩日益密切的条件下,科技评价中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够;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影响了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的难点来自评价的主导部门,也来自被评价对象。在高校,评价的主导部门担心如果取消以论文计量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会导致学校整体排名的下滑;被评价对象则担心,采用定性评价方法会带来更多的人情纠缠,导致比定量评价更加不公平的现象出现。这次全国齐心协力推动,将会带来根本性好转。

  问:如何理解您“没有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这句话?

  答: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评价体制和政策的制定始终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政府主导”的束缚,就“科研”评“科研”,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等。而破除四唯(五唯)的行动对于中国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破而后立,建立中国特色新型评价体系的重要契机。

  我国的学术以及科技评价其实一直以差不多每十年一个周期变化着,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逐步演变。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改变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嬗变,而非硬性调整,是顺应了时代的自我迭代、更新。

  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不断进化发展,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无论规则定得如何公正,都难免受专家知识面的限制,主观判断的偏颇,人情世故的影响;科技评价应该上一个新台阶:靠客观数据积累,在合理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公开评价,让学界和产业界广泛参与。

  问:如何建立科学有效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答: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导致大量的科研是模仿和重复,背离了学术科研的初衷。人才与科技评价工作要遵循 “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针对计划、项目、机构、人员等不同对象,根据国家、部门、地方等不同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及评价专家库,大力推进国际同行评议,尤其对国家重要研究机构、研究领域或学科及重大项目(非涉密)的评价要有国外专家参与;进一步完善评价意见的反馈机制、评价申诉制度以及重大项目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实行回避制度与专家组定期轮换制度;完善评价专家信誉制度,重大项目的评审应采取记名投票方式,评价专家名单应分级分类向社会公开,增强评价专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刊登于《中国设备工程》杂志2020年4月下)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