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2020倡议旨在为开放的科学信息环境提供可行、快速、精准的具体行动,英文全称是Expression of Interest in the Large-scale Implementation of 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Journals ,其根本目标是推进开放获取、实现网络科学资源全球共享。该倡议最初是于2015年12月第12届柏林开放获取会议上被提出,随后,2016年3月德国马普学会等机构正式发起OA2020倡议意向书签署行动,邀请全球高校、研究机构、资助者、图书馆和出版商共同参与,努力推进将大部分传统订阅期刊转型为开放获取模式,促进全球范围内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
OA2020要求凡是科研机构订购了出版社期刊,该机构成员作为通讯作者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自动免费立即实现开放获取,由此将现有绝大部分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转换为开放出版。其的目标是:一是根据社区特定的出版物偏好,将当今学术期刊的核心从订阅转变为OA出版。二是通过将当前用于期刊订阅的资源转换为资金来支持可持续的OA业务模型,从而实现这一转型过程。三是让参与学术出版的所有各方,尤其是大学,研究机构,资助者,图书馆和出版商参与变革行动,以实现快速有效的过渡,从而使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受益。
为了落实OA2020的目标,各签署机构不管是科研机构、政府、基金会纷纷制定了具体政策,欧洲各国制定了路线图,在目标年2020年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更大限度地实现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需要各方机构的共同努力、创新。
我们要认识到,传统的学报期刊仅仅是学术论文交流载体的一种,论文载体并不参与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它也仅仅是承载了一部分学术传播的作用。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它也必将改变传统学术期刊格局和学术交流生态。互联网这种论文新载体的不同,还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期刊学术论文在评估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在纸质期刊时代,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且不分正面和反面引用)是评估论文价值和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其局限性在于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读者用其思想指导实验、开展工作、或进一步研究发展到申请专利、制造出产品,但这位读者就是不发表论文,所以对原论文就不会增加被引用次数。
必须指出,一些作者错误地认为,论文在传统期刊上发表是传播其价值的最有效途径。但是,你的论文发表之前,出版商要求作者同意他们的版权转让协议。这些条款有可能严重影响论文的传播和被引用。而相关研究表明:开放存取论文达到被引峰值的时间在延长,互联网并没有加快开放存取论文的老化,反而有延缓之势;单篇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综述性论文更容易出现“高下载低引用”现象;从长期来看,开放存取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以网络为载体的开放存取网站其影响力在逐步增大。
如今,全世界凡是由人参与的事物都在往互联网上迁移,互联网成为发表论文的新载体应该不容质疑。与其相伴,利用互联网发展出新的学术评价机制将是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全面评价论文的价值。大量论文首先在线发表(有的只在网络发表),读者在线阅读的普及,不仅可以通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估其学术价值,而且可以统计论文被在线阅读的时间、点击次数、下载次数、收藏次数、转载次数、评论评价、推荐次数等,都可以成为论文价值的评价指标。
早在2003年10月,德国马普学会发起柏林国际会议,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将开放获取的对象扩展到科研论文、数据、参考资料、照片图表、学术类多媒体资源等,为OA2020倡议书的签署奠定了深厚的理念基础。同年10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http://www.paper.edu.cn)正式上线运营,是中国首家开放获取网络平台。其创建的初衷是拓宽学术交流渠道、缩短评审发表周期、规避学术不端行为、实现成果快速共享、提高知识转化效率。自上线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学术界的开放获取,目前网站论文涵盖43个一级学科,在库预印本论文全文近十万篇,在库开放存取论文全文近130万篇。网站秉承快速共享、免费获取的开放存取理念,推行互联网背景下科学成果传播新形势,持续对学术交流和研究评价进行创新探索。
2019年3月27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Sciencepaper Online)正式签署了《大规模实现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的OA2020倡议意向书》(Expression of Interest in the Large-scale Implementation of 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Journals)。OA2020倡议意向书的签署不仅仅是对开放获取理念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将会为全球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贡献一份力量。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将坚定不移继续致力于实现大规模学术研究论文的免费在线发布和查阅。
2018年第14届柏林开放获取会议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会议上发布立场声明,明确表示中国支持OA2020和开放获取S计划,会议结束后,四川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中国高校图书馆陆续加入签署OA2020倡议意向书的行列。截止到2019年4月9日,已有来自41个国家或地区的148个组织签署了意向书(图1),已签署意向书的各机构列表可在OA2020官网查看(https://oa2020.org/mission/#eois)。中国大陆有18家,中国台北有1家,已签署意向书的中国大陆机构多为高校图书馆(表1)。在2016年,最初签署OA2020的多为欧洲国家的机构,少数一些亚洲的机构,可以看出欧洲在开放获取运动中重要的引领作用,近一两年以来,OA2020倡议得到进一步支持,尤其是中国、美国以及非洲的机构。
图1 各国家或地区机构2016-2019已签署OA 2020倡议意向书情况
表1 已签署OA2020的中国大陆机构
(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