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高职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隐患及预防措施
引言
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主要用户群体,随着网络空间大数据呈爆炸式增长。高职学生在享用“大数据”精准分析与便利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悄然而至,包括电信诈骗事件、裸贷事件、信息泄露事件等等,导致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这些危险来源于各种各样的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个人防范能力不足,甚至缺乏对基本网络信息安全的了解和认知。研究这个群体,探索开展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有助于推进隐私泄露评估机制建设,并对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一、大数据下高职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隐患
1.安全意识不足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校园网络安全建设参差不齐,网络终端种类繁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亦不够完善,疏于统一规划和管理,校园网无法做到及时维护。面对数字营销泛滥侵蚀以及电信诈骗的升级,加之高职学生安全意识缺失,极易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出现被暴力追债的情况。学生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事件表明,高职学生信息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2.安全防范能力缺失
由于大学生缺乏信息安全的预警意识,同时对网络存在巨大的依赖性,为不法分子窃取信息提供了契机。学校忽视关于网络人文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内容落后,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难以树立。在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身份信息被盗用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在信息被窃取之后,并不知道依靠何种方式维护权益。
3.缺乏系统的信息安全教育
高职学校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对于信息安全教育较为轻视,甚至认为大学生都已经使成年人了,应该具备自我信息安全素养。殊不知大学生涉世未深,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容易做出一些超底线或过格的事情。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才导致学生成为了受害的主要群体。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但是形式化十分严重,甚至不切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学情,导致学生信息安全素养不足,当信息安全事件来临应对表现十分被动。
二.高职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策略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现状,为了有效消除种种不利因素,从以下方面提出了预防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出路,旨在提升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
1.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校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从新生入学伊始,就要根据岗位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开设信息安全教育课程。其次,掌握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盲区,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的环节出发,利用微课、慕课等教育形式,教会学生谨慎下载软件、定期对手机或电脑杀毒,定期修改账号或支付密码,以预防为抓手,从根源来杜绝网络信息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打造高质量的网络安全管理团队
互联网技术更迭速度加快,高职院校应建设专门的网络信息安全部门,提供专项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经费,设立校园网络安全使用制度,加强使用者培训,提高校园网络的使用效率,保证监管的灵活性,减少病毒入侵的风险。同时管理人员做好监管记录,创新信息安全教育模式,将其列为人文教育、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树立良好评判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信息资源泄露和不良信息入侵,保证使用与监管同步进行,创造和谐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
3.健全高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体制
为了保障高职学生能够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学校应将该项工作作为重点,坚持常态化推进的理念,由领导班子洽商部署,由学院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各职能部分要相互配合统一协作,保障信息安全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将职责明确到各级部门负责人。此外改善用人制度,制定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方案,根据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罚,提高学生对网络犯罪的认识。
结束语
在这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的双面性对于高职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与考验。为了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弥补网络安全漏洞,需要学校大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专项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经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健全网络安全使用制度,建立防御系统,完善数据备份,形成“组合拳”来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长江.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山西青年,2020(04):22-24.
[2]郭小龙.新媒体环境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研究[J].长江丛刊,2016(36):158-159+162.
[3]徐春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教学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53-54.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