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材料
山西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网络安全支撑保障等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服务大局、强化支撑,有效保障“停课不停学”
基础教育方面,印发《关于全省中小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网络教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面向全社会开展“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及开展空中课堂直录播平台”征集活动,筛选出 10个项目,供各地中小学选用。与省广电局密切配合,及时转播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节目,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方面,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因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部署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依托“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联盟”,统筹推介和指导使用教育部整合的优质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方面,精心制定教学组织方案,成立线上工作小组,多措并举,确保在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3月 2日,全面启动职业院校线上教学活动,教学平稳有序,师生反馈良好。
(二)汇聚资源、促进均衡,持续推动“网络扶智”
一是深入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数据为抓手, 2020年底全省 8652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实现百兆以上宽带网络连接, 112428间授课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二是实施“晋享云课堂”教育教学共同体项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深入推进优质资源共享。通过“三个课堂”“彩虹课堂”,助力学校办学水平普遍提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确保如期完成网络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四是扩大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范围,明确我省网络学习空间培训基地、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以及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三)创新形式、塑造精品,扎实推进“课堂革命”
基础教育方面,结合云平台国家课程与防控疫情知识,以师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开展疫情防控专题教育。面向全省中小学生推出专题学习网络课程,保障停课期间的正常教学活动。创新培训形式,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线上询导,探索在线培训新模式。
高等教育方面,着力打造一流在线课程。成立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联盟(简称晋课联盟),对接“双万计划”,开展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认定工作。 2020年认定省级精品共享课程 194门,立项建设 132门,立项培育 152门;印发《山西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加快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 2020年认定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30项,立项建设 10项,立项培育 12项。
职业教育方面,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0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 20号),遴选认定 43门在线精品课程,并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
(四)强化试点、突出示范,积极建设“数字校园”
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抓好中小学数字校园试点建设。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教学应用平台建设满足教研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高考实践与探索,通过“同步课堂”等模式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经过努力,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明显改善,信息化应用趋于常态化,评选出数字校园示范校 34所,数字校园重点培育校 24所。此外,在职业教育方面,截至 2020年我省共有 7所学校通过中央电教馆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验收。
(五)勇担责任、狠抓落实,全力维护“网络安全”
一是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公安厅关于开展全省教育行业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和规范我省教育行业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等工作。二是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三是做好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工作。依托教育部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工作安全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和我省网信、公安部门协作机制,努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四是切实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保障。按需调整重要时期网络防护策略,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通报机制,做好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工作。五是开展网信领域治理研究。在 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中设立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专项,开展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专题研究。
二、主要做法
我省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应用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提升信息化对我省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一是审时度势、提前部署,出台《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确保“停课不停学”。二是统筹指导、推广普及,印发《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全方位推进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举办“信息技术学科在线教学模式培训”等专题培训。四是强化责任,扎实推进,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公安厅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教育行业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三、工作经验
在疫情背景下,探索在线培训新模式。一是举办“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网络专题培训”,成为 2020年首次线下转线上全程直播的培训活动。二是组织各市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以教材版本为单位开展在线新教材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加强晋课联盟建设,开发共享课程资源。目前,已上线 86门在线精品共享课程,认定 51名省级本科教学名师,邀请 20余名知名高校专家对我省参加国家一流课程评选的课程进行专项辅导。 5门课程入选全国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北大学《大国兵器》课程荣获首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卓越奖。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4项、三等奖 2项。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经费投入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常年性运维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推进进度不平衡,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二是教育信息化从业人员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方面与学科教师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教师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强化顶层设计。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落实《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健全完善我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协调机制,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教
育信息化工作。
(二)构建支撑体系。推进落实《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我省教育新基建整体规划,加快构建服务高质量教育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三)深化督导评估。推动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检查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标准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推动教育信息化纳入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指标。
(四)突出融合创新。顺应“互联网 +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应用驱动基本导向,鼓励引导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充分发挥晋课联盟作用,推动全省本科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五)推进开放合作。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向国际化迈进,推动“互联网 +”教育区域合作,将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内优质高校的教学资源引入山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