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材料
我省在全面完成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的基础上,顺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变革大势,以整体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升级版。在教育部发布的 2019年度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中,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 5位,教学应用水平居全国第 2位。
一、工作成效
(一)智慧学校(校园)建设有速度。截至 2020年底,全省智慧学校建设已投入资金 36.4亿。 2020年,共建设贫困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 767所,建设总数达 2030所,实现贫困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全覆盖。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 2714所,建设总数达 3901所,覆盖率达 66%,超过规划目标 20%;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总数达 1787所,覆盖率为 37%。充分发挥 26所中职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的引领带动作用,研制《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明确中职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要求。
(二)智慧教育应用有深度。截至 2020年底,我省智慧课堂累计开课 166万节。疫情期间为保障全省学校“停课不停学”,坚持省级统筹,共选取了 160多个录制场所、 680多位技术教师、3500多名优秀学科教师录制了 5033节课,覆盖全省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各版本教材。全省 269所中职学校 53万名全日制在校生全面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全省 120所高校 4.4万余名教师开设了近 5万门课程,在教育部 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中,我省共有 2个优秀区域和 5所优秀学校获得嘉奖。 2020年度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52个课题通过立项申请, 98个课题顺利结题。
(三)信息互联互通有广度。组织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接入低于 200M的中小学校(教学点)免费提速至 200M,提升学校宽带网络质量。全省中小学校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 100%,多媒体覆盖率 99.4%,师机比 0.87:1,生机比 7.13: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 100%。全省智慧课堂系统与省级平台在账号、资源、数据、空间等方面全部实现互联互通, 80多家智慧学校厂商入驻安徽“教育云”、上架应用 140多个。
(四)网络安全保障有力度。综合利用“教育行业信息技术管理平台”和自身建设的“云安全监控系统”,对我省 390个教育系统站点进行全面监测,督促做好问题整改,全年共处置完毕 219个漏洞、后门及暗链等。在教育部开展的教育系统 2020年网络安全攻防演习中,识别攻击 100多万次。启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育 CA证书。教育基础数据库定时更新。做好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系统的技术服务,严禁未备案的教育移动 App进入校园。做好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审核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深度谋划,明确智慧学校建设方向。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 2018—2022年)》,构建以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为支撑的 “5+2”智慧学校结构。 2020年 12月,省教育厅在蚌埠市召开了全省智慧学校建设应用现场会,全面总结我省智慧学校建设经验,进一步深化智慧学校建设应用,推动智慧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多措并举,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推动 AK替代工程建设,完成项目的前期调研、方案编制、招标评审、合同签订等工作,做好部分产品设备交付和软硬件环境的架设, 2020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实施机关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和云防护项目,修订《省教育厅网络和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开展 3次网络安全实战应急演练。围绕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提前做好研判谋划,严格落实“ 7*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创新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成效。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分级建设、分级分担的原则创新建设模式,统筹整合各类教育相关项目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多元筹措机制。创
新“共建共管”模式,以“所有权、监管权、应用权在教育,建维事务在企业”的原则,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以不同方式汇聚普惠性公益资源、特色化精品资源和本地原创资源, 2020年省平台资源保有量超过 588TB,总访问量突破 8.8亿次。
三、工作经验
一是高校智慧思政实验基地建设。安徽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省教育厅和学校投入 5000多万元建成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能思政实验平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高校主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成先进的智能化网络数字环境,形成有效的智能化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创新智慧思政理论经验,制定完备的智慧思政政策标准体系,形成高校智慧思政治理机制,打造全国智慧思政示范和样板。
二是全面推进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坚持统筹规划,以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人才队伍和基础环境建设为支撑,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 “5+2”智慧学校架构。坚持“一盘棋发展”,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资源库,建立安徽“教育云”,着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智慧学校生态。坚持教育公平,优先推进乡村中小学和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 2018年在金寨县开展整县推进试点, 2019年全省全面推开。截至 2020年底,
全省已实际投入资金约 27.6亿元,实现 2030所贫困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全覆盖,建成 3959所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 65.5%。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不够,尚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在需求。二是教育资源数据的互联互通互享水平仍不够高,迫切需要打破省市、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提升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能力。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深入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应用。一是 2021年底将实现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城镇中小学覆盖率达 84%;原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覆盖率达 69.7%。二是进一步丰富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智慧学校全方位应用。巩固和拓展线上教育教学成果, 2021年继续组织录制 5265节线上课程。
(二)进一步推进数字校园规范建设工作。一是根据教育部教育专网建设工作要求,做好我省教育专网建设谋划工作。二是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教学环境,推动校园基础设施环境智能化改造,探索建设智能教室、虚拟实验实训基地等智能化学习空间。三是加快推进全省教育系统 IPv6基础网络设施规模部署和应用系统升级,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创新。
(三)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一是持续实施政务系统优化整合,推动教育政务数据的归集和整合共享,做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证书等电子证照归集与使用工作,推进网上政务服务便民化。二是加强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才水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