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材料
2020年,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应用日益深入。
一、工作成效
(一)大力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
一是注重工作调度和标准制定,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度各地各校工作进展,全省实现 3个“百分之百”,即 100%的学校实现宽带联网、 100%联网带宽不低于百兆、 100%的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占所有教室比例已达 98.2%,高校无线网络覆盖率超过 80%,每百名学生拥有终端 11.2台,教师人均拥有终端 1.1台。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价参照标准》,印发《关于加快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工作的通知》,完成《数字山东 2020行动方案》工作任务,全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覆盖率达 93.8%。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和企业合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完成山东省第二批教育信息试点推进和验收工作,评选了区域和各类学校优秀示范单位,进行了疫情防控环境下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工作。与山东出版集团、深圳腾讯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行业应用等方
面整合资源,推动山东“互联网 +教育”建设应用。
三是注重开展培训和督导检查,主动推动网络扶贫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信息化扶贫成果督导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根据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信息化应用需求,整合已有数字资源和协调相关企业,对 1004所学校直接开通云服务帐号,进行免费资源(含平台和工具)支持,并举办了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小学信息化应用管理培训班。组织了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专题培训班、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网络接入培训班。
(二)积极提升省级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省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规划。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制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山东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标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完成在省大数据局项目立项的工作。
二是顺利完成“数字山东”建设任务和“四个一”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了自建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三个清单”目录的梳理和数据上传、主题库及电子证照库的数据归集、网上办公等系统对接等工作。共享交换“三个清单”目录 73项,完成 3类证照数据对接,归集证照数据共 743.3万条,完成了汇聚清单中 83项数据目录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上的“物理汇聚”,向省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资源 6769万条。三是积极推进省级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开发应用教育系统疫情工作平台,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建设应用,助力我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入学网上办、掌上办,以上两个应用均入选 2020年数字政府建设典型案例。强化职教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在 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做典型发言。
(三)切实保障教育网络安全
一是主动开展了网络安全专项整治。以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底数清、责任明、完善制度、提升防护为目标,开展了网络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了责任书签订、网络资产梳理、网络安全自查、系统整合整改等工作。召开了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推进视频会,通报了专项整治工作结果,布置了相关工作任务。
二是持续加大了漏洞通知通报和处置力度。加大网络安全日常监测,及时响应教育部、省委网信办和公安厅等部门通知通报,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积极做好教育 App备案管理,通过约谈等方式,及时调度相关企业进行教育 App安全整改工作。
三是创新举办了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活动。举办了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组织企业团队和高校师生团队,采取实战方式,检测出并及时处置了 62家教育系统单位的网络边界漏洞、系统框架漏洞、软件管理漏洞等 209处,起到了认清风险、找出漏洞、督促整改和锻炼队伍的目的。
四是深入强化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印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山东省校园日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开设了网络安全宣传周专栏,举办了校园日活动暨山东省教育网络安全创新发展论坛。依托互联网平台组织了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在我身边线上征稿等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管理机制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均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化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撑部门,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信息化推进机制。通过制定年度工作要点、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各项标准规范,强化信息化规划指导。
二是注重试点示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应用驱动,积极开展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形成经验和进行推广。开展了疫情防控环境下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工作,充分发挥优秀案例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教学与管理的深入应用和普及应用。
三是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加大全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检查、监测与通报力度,及时发现处置安全事件并按季度进行发文通报。为检验排查整改效果,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以实战的方式对全省教育系统网站和信息系统展开攻击,并对存在主要问题的单位开展隐患处置专题培训,及通报攻防演练结果。
三、工作经验
坚持统筹推进,教育系统各单位建立健全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山东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坚持示范带动,开展了两批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强化技能培训,全面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持续开展教育网络、信息化应用和网络安全培训班;强化督导检查,把信息化相关指标纳入教育督导任务,开展实地督导检查;强化措施保障,大力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不完善。全省统一规范的“互联网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各级平台和资源互联互通不够,资源共建共享和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二是优质资源不足。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贯彻不够,重建设和轻应用现象较为普遍,资源评价筛选机制不完善,优质资源数量不足。三是共享应用不够。已有资源利用率不高、应用效果不佳,智慧课堂建设模式单一,“网络课堂”长效开展不够,教研教学主战场信息化水平还需提高。四是保障措施不健全。教育信息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资源建设投入不足,存在一定网络安全隐患。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开展智慧校园创建引领工作,针对各类学校,通过标准建设和示范引领,推动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进行智慧课堂、智慧园区建设,建设教、学、考、评、管一体的智慧校园服务。
二是开展智能教学空间覆盖工作,针对师生,整合提升各类教学平台和工具,打造智能教学空间,为教师提供智能教学助手,实现减负赋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开展大数据治理和监测工作,针对各级行政部门,通过各类管理平台整合建设,聚焦行业内网数据汇聚,做到数出一源、及时更新、数据全覆盖,以大数据重点支持教育治理和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价。
四是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工作,针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推进 “三个课堂 ”(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应用,开展跨区域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家庭教育覆盖。
五是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云网融合建设,做到教育网络安全监测和安全等级保护全覆盖,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确保教育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