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谈人工智能,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论坛特别设置了“高端对话”环节,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参与共话,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主持对话。
对话围绕智能教育对当代教育、未来教育发展的价值,智能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运用特性等问题展开,观点鞭辟入里、解释振聋发聩,对智能教育的未来突破给出了思路和方向。
与此同时,各位专家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教育作出了回应。
师范大学因何重智能教育
在对话的开始,袁振国向钱旭红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师范大学的校长,为什么你把智能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就这个问题,钱旭红谈到三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已经开始跨越信息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演变,但教育却仍处于1.0和2.0之间,因此我们需要面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并抓住这个机遇,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教育学部和信息学部本身是华师大的两个非常大的学部,如何把这两大优势结合在一起创造新优势,是华师大本身的内容。
最后,华师大非常关心“如何真正培养卓越人才”,而人工智能就给予了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机会,从而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不可替代的英才。
智能教育发展现状
随后,王怀民对目前智能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价。他将智能教育当前的发展现状理解为教育信息的新阶段。
他表示,智能教育的发展不是割裂的,而要将其放在信息时代到来的历史进程中来看其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术界、产业界已经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个叫数字化阶段,一个叫网络化阶段。
现在正在进入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叫信息化中的智能化。而这个智能化和前面两化密切相关,这两化在推动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今天的教育被推到了智能教育这样一个新阶段,而这个新阶段又和信息化的智能化阶段密切相连。也就是说,如今的信息化教育已进入到智能化新阶段这个基本方位。
智能教育的特殊性
顺着王怀民对信息化与智能教育之间关系的阐释,袁振国就目前传统教育产品仍然占主导的现状追问道,相较于其他领域的智能化,教育的智能化为什么相对落后?
钱旭红坦言,人工智能在教育上应用的难度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因为培养真正的英才则必须满足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但当信息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时,便很难扎根。
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当其开始真正把每个人培养成各不相同的英才,那么人类的智能和人工智能就融入了一体。
因此,他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够以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便是智能教育伟大的前景。
对于钱旭红提到的观点,王怀民表示非常同意。同时,他也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和其他领域中应用的差别。在其他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以替代人为主要目标。但智能教育不是让人离开教育,而是以支持人、帮助人、服务人为主要目标,让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交融在一起,这是更高级的交融。
智能教育下一步突破点
王怀民提出,智能教育的发展要在人和机的有效融合上取得突破。简单来说,便是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创新。
“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发展,实际上是场景创新牵动了相关信息技术包括智能技术的有效组合。”王怀民举了“慕课”这个被构建的场景例子,来说明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通过网络学习的应用场景和手段。
同时,应用场景的设计思路应是规模化、个性化、终身教育。他反复强调,人在系统内,和机器的融合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钱旭红从传统教育难点的角度出发,提出智能教育的发展应在传统教育无法着力而且很难发挥的地方去入手,主要是以下三类。
第一类便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人工智能可以大规模采集数据,能够把因果关系和同时发生的非因果关系都解构出来。
第二类更重要,便是老子所讲的“不言之教”。一言一行是教育,一草一木是教育。人工智能能够延长人的器官敏感力,从而把很多人培养成天才。
而针对第三类,他谈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今天的教育并没有运用传统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来自西方;且因为惯性,我国无法改变如今的体系。
但是,借助人工智能,我们便能将中国传统知识体系教给学生,使得学生同时掌握分科之学和整体之学。“他既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又是希腊文明的传承者,同时是新文明的创造者。”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