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引入教学引争议 专家:利大于弊
“不管你喜欢与否,电子产品将全面革新教育体系。”美国乔治·卢卡斯教育基金会的创办人乔治·卢卡斯一句话点破了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新机遇,而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不管你喜欢与否,电子产品将全面革新教育体系。”美国乔治·卢卡斯教育基金会的创办人乔治·卢卡斯一句话点破了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新机遇,而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今年6月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下文统称《规划》),明确指出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将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转型。
但是,与任何新鲜事物艰难曲折的诞生过程一样,教育信息化转型也遇到很多问题。当下,孩子是否应该接触电子产品,如何摆正孩子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成为困惑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难题,也成为教育信息化转型必须面临的问题。
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电子产品让教学更轻松
《规划》指出,目前全国6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产品成为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教育信息转型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最初借助复读机、随身听、电子词典等学口语、练听力、记单词,到如今通过电脑、IPad、手机等听名师讲课、作业答疑、与老外对话、与同学互动等,电子产品让学习方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笔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很多公立学校,已经借助电子产品,实现了智能化的网络作业。比如,在北京的一些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借助电子产品,通过软件,进行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检查作业,并及时沟通,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分析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来的薄弱知识点,定向推送学习内容和测试题目。在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笔者,孩子通过使用软件,完成作业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孩子的作业时长、学习报告家长也能同步了解。软件有PC端也有APP端,在电脑和手机上都可以操作,非常方便,孩子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推进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成功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儿童使用电子产品
关键是要把握“度”
作为未成年人,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借学习之名玩游戏、近视、不爱运动等等,这引发很多家长的担忧。有些家长甚至断然阻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将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离。专家表示,这种非常极端的做法,弊大于利。
实际上,电子产品并不是以上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以近视为例,台湾儿科联盟调查分析指出,孩子的近视并非单纯是电子产品惹的祸,长时间、过度地使用才是对孩子视网膜最大的伤害。
而早在2012年,台湾儿童联盟就指出,在观看电子产品的时候,家长有效的陪伴、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和妥善的时间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陷入电子产品成瘾的危机中。
无独有偶,在美国儿科学会本月举行的全国会议上,与会专家表示6岁以上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应由孩子和家长一同商定,但也应有节制,家长还应当跟孩子讲清楚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
可见,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一部分的时候,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都应该正视电子产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将其作为学习和获取资讯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必须远离的“恶魔”。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家长的陪同和引导至关重要,比如陪伴孩子在电脑上一起写作业,与孩子在手机上一起学英语,体验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等,从而养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而这也与我们一贯提倡的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教育专家表示,在面对电子产品以及其他教育工具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其成为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让其在合适的范围内,更有创意、更有效地发挥功效。正确看待电子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及时沟通、合理引导,才是正道。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信息化时代 电子产品就应是课堂标配
今年6月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下文统称《规划》),明确指出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将全面深... [查看详情]
教育信息化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当下,孩子是否应该接触电子产品,如何摆正孩子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成为困惑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难题,也成为教育信息化转型必须面临的问题。 [查看详情]
中小学生“缺觉”影响身心发育 专家建议睡前少看电子产品
“我在门诊一上午看的病人中总有几位是中小学生,而且近年来人数越来越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睡眠问题会让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学习成绩下降、神经... [查看详情]
专家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由长江教育研究院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七届“北京·长江教育论坛”,今天上午在北京举办。论坛发布了长江教育研究院关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革命... [查看详情]
“慕课”带来高校新机遇 专家:要专注核心业务
不过,就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样,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教育生产力也必将改变教育生产关系,教育领域的从装备到观念到组织结构的全方位变化可能也会陆续出现。 [查看详情]
从“技术菜鸟”到教学专家
未来教师是什么样?当我们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未来教师应当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尤其是哪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日本,机器人走上了讲台,在职业生涯学习活动中与学生... [查看详情]
专家吁尽快实现大学生档案电子化
鉴于目前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现状,专家建议高校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就业服务功能,使得用人单位通过档案渠道充分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查看详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第三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经研究,决定成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