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人人通”空间启用工作部署会暨2015-2016年度“师一优课”活动启动会在梅州市教育局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梅州市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阶段,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将进一步缩小。
据了解,根据《梅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规划,我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通过“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和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试点工程,创建先进、高效、实用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创新教学与管理应用服务、扩宽数字资源共享和覆盖面、培养师生卓越的信息能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人人通”空间是方案重要的建设部分。目前资源平台已有140多万份资源,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全学科,各种版本的数字教材、课件、素材、试题、微课、名师课堂实录等大量精品资源可供我市广大师生学习借鉴。同时,平台的“群建共享”模式可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将为泛在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形成和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化的支撑服务体系。
梅州市教育局梁财生副局长就如何做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空间应用及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活动进行工作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如下。
一是试点学校要根据今年印发《梅州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成立领导机构和教研团队、技术团队,加强组织保障,参与区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开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索,打造一支教研能力强、专业素养高、教学理念新的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在今年9月份新学年开始开展平板教学试验。
二是要求全市27所试点学校实现90%以上教师及初中以上学生拥有个人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非试点学校根据“争先”工作要求,在申报验收年度实现90%以上教师及初中以上学生拥有个人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
三是要严格按照《梅州市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要求做好相关工作。通过活动开展为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示范和便利,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
会议由梅州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李文贞主任主持。梅州市教育局相关科室(站、中心)负责人、市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信息中心主任、教仪站站长、教研室主任,全市27所创新应用试点学校副校长近百人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