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VIP申请

2016年4月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月报

2017-01-17 15:15:08 | 我要分享
一、加大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
1、省政府与中国联通集团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省政府与通信经营企业的密切合作,推进辽宁“互联网+”进程,4月7日晚,省政府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沈阳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中国联通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辽宁作为优先支持和重点合作省份,加大在辽宁的投入力度,努力推动“互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等产业发展。省政府将对中国联通在辽宁开展智慧政务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民生信息化及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推进辽宁省经济社会和信息事业的共同发展。教育厅马辉厅长参加了会议,并签署了进一步合作的子协议。
2、稳步推进“三通工程”建设。
截止目前,全省14个市、6335所中小学校中,已实现宽带接入10M以上的学校有3545所,占学校总数55.96 %;实现宽带接入4M到10M之间的学校有884所,占学校总数13.95 %;全部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校数3200所,占学校总数50.51%。中小学中,开通学校空间的学校数1765所;开通学生空间的学校数863所;开通教师空间的学校数1813所;全部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校数1604所,全部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校数630所。
3、完成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验收工作。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厅厅骋请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教育研究院教授、院长、专家11人,组成两个专家组,分别于3月28日—4月8日对省内试点单位进行了实地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试点单位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深入到学校教室、机房、网络中心、实验室、录播教室等实地勘察,与学校领导、教师代表进行座谈,并就评估情况、工作改进建议向学校进行了反馈。目前,验收报告、验收汇总材料正在形文,准备上报教育部。
4、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教育厅于3月7日收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13号)文件,根据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督促各地扎实、有效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将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教育厅接到文件后,认真组织对专项督导检查内容要点进行研究,并进行责任分工,分别组织佐证材料,形成各相关内容的自查报告,目前,各单位自查报告正在汇总。
5、配合教育部完成对未联网学校情况摸底调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重点任务,教育部结合“宽带中国”战略、宽带乡村工程、精准扶贫计划等重大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电信运营企业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学校互联网宽带接入工作。为准确掌握未联网学校的底数,教育部于2016年4月组织对未联网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摸底、梳理和统计,同时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系统中更新完成“校校通”的“宽带接入”数据。我厅按要求分级部署此项摸底调查工作,督促各级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更新数据,增补、核实调查表,汇总后上报教育部。
6、辽宁省召开电化教育机构馆长工作会议
4月28日-29日,辽宁省电化教育机构馆长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以“致力新发展,开拓新局面”为主题。重点学习领会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央电化教育馆“2016年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服务工作要点”。会上总结了我省电化教育系统2015年工作,讨论和部署辽宁省电化教育馆2016年工作,研讨了如何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落实《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等工作。全省沈阳等五个市地交流各市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创新工作案例成果。
7、政协、人大提案答复工作
完成《省政协第0217号提案关于加快我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省政协第0553号提案关于启动未成年人绿网智学工程的建议》、《省人大0150号提案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的协办意见的答复工作。
8、与省文化厅合作为我省教育系统免费发放首批数字阅读卡
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就“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馆外访问系统”共建共享达成合作协议,合作试点工作将于近期全面启动。此次试点辽宁省图书馆将开放了40余个数据库,包括3000多种连环画、200余万册电子图书、1万多种电子期刊、1万多场视频报告等多种数字资源。辽宁省图书馆将向试点中、小学和幼儿园免费发放数字阅读卡,学生和教师可登录网站浏览各种资源。
二、扎实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1、继续完成数据中心建设任务。我省教育数据中心机房主体建设已完成,市电接入工程正在实施阶段,主体设备采购工作已完成,6月底前将全部满足并完成国家已下发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工作。
2、组织开展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目前,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建设进展顺利,学生数据信息采集基本完成,截至4月25日,义务教育阶段招生62.5万人,在校生300.8万人,毕业生64.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0.9万人,在校生63.1万人,毕业生22.4万人。
截至目前,我省学籍异动业务本月进展情况如下:学生增加合计7937人,其中转入7060人;学生减少合计8781人,其中转出7060人;跨省转学业务本月进展如下:新增发起转学申请的学生2824人,已经完成转学4104人。
3、组织开展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我省高度重视校舍系统建设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更新数据,强化数据审核。要求学校在每年3月、9月作为数据更新时间节点,及时更新系统内学校相关变动信息。目前,中小学校舍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普通中小学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基本完成,截至4月22日,已录入27772栋校舍基本信息,建筑面积360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040.6万平方米,生活用房944.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419.7万平方米,其他用房204.6万平方米。
4、稳步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截止到4月22日,我省学前系统共采集了全省14个市(系统将绥中县、昌图县数据计入原所属市即葫芦岛市和铁岭市中)120个县区8818个幼儿园上报的已审核通过的幼儿信息647331条;处理问题学籍42309组,其中身份证号重复的问题学籍41568组,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重复的问题学籍741组。
三、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各项工作
1、做好教育厅网站安全专项整改工作。3月29日,辽宁省网站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省教育厅及直属单位网站基本情况和安全防护状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省编办、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分别反馈了有关情况,并提出了整改要求。教育厅办公室、教育信息中心向检查组进行了工作汇报。4月10日,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教育厅相关网站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切实做好中文域名及加挂网站标识工作,存在安全漏洞的网站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及时进行安全加固。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稳步推进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3个单位共164个信息系统通过了省教育厅行业定级备案工作。第七批全省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行业定级结果顺利通过辽宁省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包括4个第三级信息系统、4个第二级信息系统。
3、发布部分单位门户网站信息安全预警通报。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对省内15所高校的门户网站进行信息安全检测,发现4所高校存在安全漏洞,主要问题包括网站篡改、网站漏洞、通断性问题、可用性超标和错误页面、错别字等内容。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根据检测报告对相关学校下达了信息安全预警通报,同时要求针对漏洞进行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4、落实教育部关于部分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问题的整改通知。4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信息系统存在暗链的整改通知》,通知省教育厅我省部分学校信息系统存在博彩、医疗、游戏等暗链,涉及到6所高校的8个系统。教育厅对此问题高度重视,教育信息中心立即按照我省网络与信息安全联络制度的要求,对存在暗链问题的6所学校下达信息安全预警通报,要求学校组织人员对学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检测,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和加固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四、加强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
1、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信息服务工作。4月份,教育信息中心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了33次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服务。统计数据不仅在招生计划制定、高校服务贡献调研、高校招生简章审核、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经费划拨、农村普通高中基本建设专项经费划拨、农村特岗教师名额分配等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还为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如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计生委、省统计局、省审计厅、省公安厅、省编办等单位制定相关业务政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创新统计数据发布。组织编撰并发布了《辽宁教育统计公报》、《辽宁省教育综合信息手机报》、《辽宁教育事业发展综合数据信息统计手册》等重要分析资料,为宏观决策和科学研究及时、准确提供了重要的“大数据”支持。
3、完成各类统计及系统建设工作。完成全国职工教育、教育基本建设两项统计工作的汇总和上报工作;完成教育部第一季度学校(机构)代码管理系统的维护更新和上报工作。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版权信息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