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的芬兰经验
[摘 要]芬兰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一,通过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培养高素质教师和构建“三级支持体系”等举措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学生享有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第二,构建并行互通式教育体系,促进幼小衔接、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和融通。第三,设立“教育评估中心”,对各级各类教育开展质量评估。第四,出台《创业教育指南》,明确指出各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重点和目标,促进创业型人才培养。第五,制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芬兰;教育强国;教育质量评估;创业教育;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蒋慧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广州,510631);曾文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州,510631);王永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处副研究员(北京,100816)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根据全球视域下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测算结果,芬兰在世界60个主要国家中居第2位,属于全球性教育强国[1]。芬兰建设教育强国的经验主要包括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构建并行互通式教育体系、设立全国教育评估中心开展教育质量评估、促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公平与质量并行”是芬兰国家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和优良传统。在芬兰,教育公平意味着无论年龄、生活地域、经济状况、性别、语言和信仰如何,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2]。21世纪以来,芬兰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排名一直位居前列,从 PISA 2012 的第 12 名提升至 PISA 2021 的第 5 位,而且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内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小。这不仅彰显了芬兰教育改革的成效,更凸显了芬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行的特质。芬兰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教育公平和质量,包括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教师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面向所有学生的“三级支持体系”。
(一)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促进教育公平
芬兰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投入充足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1.出台系列政策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1921年,芬兰政府颁布《义务教育法》(Compulsory Education Act),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为儿童提供平等入学机会。1968年,颁布《综合学校法》(Comprehensive School Act),将原双轨教育体制整合成统一的九年制综合学校体制,以“小规模,强师资,同标准,高自治”的模式开展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教育过程公平和优质资源均衡。1998年的《基础教育法》(Basic Education Act)提出,残疾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有获得特殊指导、协助服务及享有特殊辅助工具的权利,应为这些学生设计“个别教学安排计划”,保障特殊学生同等享有优质教育的权利。2021年8月,新《义务教育法》正式生效,义务教育年龄延长至18岁,推迟分流年龄,大力减轻贫困地区和家庭教育负担,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2.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均衡发展
一是教育财政投入充足,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芬兰用于常规教育系统的财政支出达到129.94亿欧元。根据OECD的《各国教育概观》(Education at a Glance),2019年OECD国家小学至高等教育投入平均占GDP的4.9%,芬兰教育投入占GDP的5.2%;OECD国家生均支出为11,990美元,芬兰为12,732美元。芬兰用于教育6-15岁学生的累计支出为126,777美元,远高于OECD国家105,500美元的平均水平。
二是确保偏远地区和中心城区的教育经费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芬兰实行分权制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系统实行“中央指导,地方决策”的模式。中央政府负责指导教育优先事项、教育资源分配和区域资金调配等,确保各地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均衡。自2010年开始,根据《中央对地方基本服务转移支付法》,由财政部直接负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基本服务的法定转移支付,并规定具体的中央和地方承担比例及计算方式,确保地区间的均衡。具体而言,学前和义务教育的法定转移支付总量由各地方政府计算出的生均成本和其行政区域内登记的6-15岁学生总量决定[3]。也就是说,芬兰教育拨款按学生数量计算,财政经费依照“钱随生走”的方式支付。
(二)培养高素质教师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素质教师是芬兰教育成功的关键[4]。芬兰培养高素质教师主要有以下举措。
1.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1978—1979年版的《教师教育法案》(Acts on Teacher Education)规定,成为中小学教师的最低条件为拥有硕士学位。OECD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 2018显示,芬兰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0.6%,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44.2%。
2.倡导“研究本位型教师教育”
研究本位型教师教育(research-based teacher education)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者[5]。研究本位型教师教育的原则包括:教师需要对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教师应采用研究性的态度面对工作等[6]。研究本位型教师教育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重要课程内容,以研究为导向开设教育学课程和学术研究类课程。其中,学术研究类课程强调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思维、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师
2016年,芬兰提出“打造世界上最优秀教师”教育发展计划,芬兰政府每年拨款1500万欧元推进教师系统升级发展[7]。2022年5月,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发布《教师教育发展计划2022—2026》,对未来五年教师教育发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该计划提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师”的愿景,并确定未来教师需要掌握三大核心能力,即基础专业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8]。其中,基础专业能力包括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能力、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了解学生以及如何支持不同学生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研究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数字化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包含面对挑战时大胆创新的探究能力,解决或适应复杂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以及国内外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包括持续学习和职业规划能力,利用科学研究、评估与反馈不断改进自身和整个工作社群的能力,以及促进合作的管理与领导能力。该计划提出从教师职业兴趣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教师教育网络建设和教师终身学习四个方面促进教师核心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面向所有学生的“三级支持体系”
芬兰的学校教育体制已经由隔离走向全纳。芬兰反对将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送到专门学校,提倡建立公平的接纳所有学生的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芬兰于2011年正式实施《基础教育法》修正案,保障学生获得早期、预防性和渐进性学习支持的权利,在综合学校内构建“三级支持体系”,即一般支持、强化支持和特殊支持,以建立早期发现和干预机制,帮助每个学生跨越学习障碍,顺利完成学业[9]。
“一般支持”(general support)覆盖所有学生的基本学习和活动需要。支持者主要由普通教师或科任教师担任,中心任务是帮助弱势儿童“补差”和促进资优生“提升专项能力”。若学生有轻微行为问题、课上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材料或课外需要额外辅导,都有权利享受教师的“一般支持”。
“强化支持”(intensified support)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差异,为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提供支持以弥补其短板。支持者主要由特殊教育教师担任,中心任务是为学生提供额外的阅读或数学等学业方面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严重学习困难。对一些学习问题比较严重、难以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教师会制订“强化支持计划”,每周提供短期(2~4小时)、密集的小组教学。
“特殊支持”(special support)针对存在一定生理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决定提供特殊支持前,学校福利小组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教学评估和必要的心理及医学诊断,再咨询学生及其父母、医生等人的意见,拟定教学声明。在此基础上,专业的健康机构评估人员和专职的特殊教育教师为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评估。
二、构建并行互通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各阶段的有效衔接
芬兰教育体系是并行且互通的,各教育阶段有良好的衔接,使学生不会因某一阶段的教育分流而被限制未来的学习或发展方向。
(一)并行互通式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
芬兰教育体系由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四部分组成(见图1)。幼儿教育分为幼儿教育与保育和学前教育两个阶段。幼儿教育与保育面向0~5岁儿童,将教学、教育、养育相结合,关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学前教育面向年满6岁儿童,帮助儿童为小学做好准备。基础教育包括小学(1~6年级)和初中教育(7~9年级),小学和初中教育为九年一贯制,全部在综合学校完成。中等教育实行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并行的教育体系。学生在综合学校毕业后,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可选择进入普通高中或职业院校。普通高中学生可参加大学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普通大学(university);职业高中学生或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申请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通。在应用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既可申请攻读本类大学的硕士学位,也可申请攻读普通大学的硕士学位;普通大学也可交叉录取学生。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均可申请攻读普通大学的博士学位。
图1 芬兰教育体系示意图[10]
(二)并行互通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各阶段有效衔接
芬兰并行互通式的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幼小衔接、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和融通。
1.幼小衔接
芬兰政府于2017年发布《芬兰国家关于ECEC过渡的说明》(Finnish Country Note on Transitions in ECEC),阐明了幼小衔接的目的是以儿童需要为基础,为儿童学习与发展创造一条畅通道路[11] 15;幼小衔接的形式主要为学前教育。芬兰政府提出,为了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在早期幼儿教育与保育和基础教育中间增加一年过渡期,即学前教育。让儿童提前感受小学学习生活、适应小学上课模式,实现从游戏为主的教学到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的平稳过渡[11] 26。2021年8月,为了鼓励更多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芬兰政府启动了一项约有1万名5岁儿童参加的两年制学前免费教育试验,幼儿每天在园4个小时,遵守与小学相同的上课时间和假期[12]。
2.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衔接
综合学校除了1-9年级的常规学制,还设置了第10年级(学生根据需要自愿参加),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探寻职业方向,为中等教育做准备[13]。由于初中毕业后将实施第一次分流,生涯指导成为芬兰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在决定教育分流的9年级等关键节点做出明智的生涯决策[14],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和融通
芬兰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普通大学与应用科技大学之间进行横向和垂直流动。芬兰的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体系之间没有价值鸿沟,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取决于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15]。职业高中的学生可以到大学继续深造,普通高中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职业教育与培训;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通,两种教育的学历资格相互认可。这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就被赋予了平等的地位。
三、设立教育评估中心,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估
完善的教育评估和管理机制,是芬兰教育处于世界教育发展领先地位的重要经验之一。2014年,芬兰教育评估中心①(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FINEEC)成立,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统筹负责各级教育的外部评估工作。2020年,芬兰教育与文化部批准《芬兰教育评估国家战略规划2020—2023》(每四年更新一次),并交由芬兰教育评估中心负责实施。该中心发布了各阶段教育的评估指南和手册,如《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估的指南与建议》《学习成果评估指南》和《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体系审核手册》等。
(一)幼儿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早期教育质量
为了提高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芬兰教育评估中心在其发布的《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估的指南与建议》中阐明了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的评估原则、评估指标和评估形式等。
1.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的评估原则
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评估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系统性评估。旨在使评估过程更加清晰,评估过程一般为“设定长期目标—确定评估指标—制订评估标准—运用评估工具开展评估”。二是将评估作为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为提高评估质量,要求评估者依据目标收集评估数据,对数据进行可靠分析并得出结论,以持续改善评估行动。三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强调建设质量改进文化,使评估从“回顾过去学习和描述当前学习”深化为“促进未来学习”,提倡评估主体多元、方法多样、过程透明以及结果可靠。
2.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的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描述了高质量幼儿教育与保育的基本性质,有利于帮助国家、地方和学校明确教育质量改进方向。一是幼儿教育与保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CEC)结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ECEC立法;ECEC的充分性、可及性和包容性;ECEC指导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为家长提供有关ECEC指导和咨询;对ECEC服务的指导、建议和监督;统一的教育过渡;ECEC结构的评估和发展;ECEC领导体制;ECEC教师的结构和资源储备;ECEC工作时间的结构和规划;儿童群体的结构和规模;ECEC学习环境[16] 71-75。二是幼儿教育与保育过程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师生互动;教学规划、文件编制、评估和发展;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教学领导力;同伴互动和小组氛围;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多学科合作;教师和监护人之间的互动[16] 76-77。
3.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的评估形式
评估形式主要包含外部评估和自我评估。在国家层面,芬兰教育评估中心负责幼儿教育机构的外部评估,同时也支持幼儿教育机构开展自我评估;在地方层面,ECEC的组织者和私营服务提供者对整个ECEC服务的组织情况、地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同时协助芬兰教育评估中心开展外部评估;在教学活动层面,ECEC工作者依据质量指标对其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反思并调整行为方式。
(二)基础教育质量评估:定期反馈学校达成教育目标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后期,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发了基础教育“学习成果评估”(Learning Outcomes Evaluations)系统,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果进行抽样评估。2014年,学习成果评估正式由芬兰教育评估中心独立承担,测评范围涵盖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和学生。
学习成果评估是周期性评估,一般考察基础教育领域的具体学科,旨在评估学生是否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得出关于学习成果的信息并为学校提供反馈。评估结果被用于发展教育系统、完善课程框架、促进教学实践以及监测教育公平理念的落实情况[17]。
学习成果评估项目开展的流程包括:(1)组建专家组,制订具体评估规划和指南;(2)确定数字化评估系统、评估流程、评估任务和具体内容;(3)进行预测试,经教师反馈和截面分析后,选取公平合理的内容用以正式测评;(4)抽选样本并进行背景调查,样本要涵盖全国不同地区、学校和年级,同时考虑不同种族、少数民族、性别和语言等因素;(5)数据收集和分析;(6)形成评估报告,报告将提交给教育部长、教育专家、学校或其他利益相关者[18]。芬兰教育评估中心还为那些未被抽取为评估对象的学校提供有偿服务,以提供教育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馈数据。
(三)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估:重视课时分配计划落实情况
普通高中着重对课时分配计划进行评估。根据《政府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总体目标和课程学时分配的法令》,芬兰普通高中采取不分年级制的教学模式,选课制度灵活,这使得学校在安排课时方面有较大自主权。因此,芬兰教育评估中心着重对普通高中课时分配计划进行评估,以配合学分制和课程设置变化的要求,推进新课程的落实。评估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学校按国家课时标准安排学时情况,学生在规定课时中所学到的课程内容情况,以及学生、教师和利益相关者对未来如何进行课时分配的看法等[19] 28-29。
(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为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体系完善提供指导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以高等教育的需要和目标为导向,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评报告为基础,并辅以实地考察,目的是评估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欧洲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标准,为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信息指导[20] 6。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领域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和规划能力、社会影响力、教育质量和幸福感以及高等教育机构自主选择的评估内容[20] 7。其评估流程包括七个步骤[21]:目标协商,芬兰教育评估中心指定评估团队,高校自我评估,现场考察,形成质量评估报告,芬兰教育评估中心审议评估结果,随后 3 年的再次评估。如果一所高校整体质量体系处于“发展比较好”的阶段,可以获得有效期为6年的质量标识;如果没有通过质量评估,则需要根据评估报告提供的信息,持续完善质量体系,准备好在随后的3年内再接受一次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作用包括:提升高校管理体系质量,提升系统内部反馈;支持和加强学生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参与质量评估活动,发展高校间的质量文化等[21]。
(五)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强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主要考察学生获得了哪些技能、是否达到国家核心课程规定的职业资格模块的要求,重视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学生学习成果、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working life)的联系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体系等领域的评估[19] 37。
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产出导向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将教育产出和职业资格认证作为重要评估指标,确保学生具备职业技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通过对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结合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质量;三是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评估均重视学生参与[22]。
四、出台《创业教育指南》,促进创业型人才培养
2009年,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发布《创业教育指南》,明确指出各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重点和目标。创业教育在幼儿直至高等教育的各阶段展开,逐步推进,为学生的创业行为奠定基础。全球创业发展研究院(Global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Institute,GEDI)《2019年全球创业指数报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Index 2019)显示,芬兰在全球137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1位[23],表明芬兰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通过游戏和手工课程对幼儿进行创业启蒙
幼儿教育阶段,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创造多元化、以行动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化,鼓励儿童在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下主动尝试和实践,培养儿童的创造力[24] 18。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游戏和手工课程等进行创业启蒙,鼓励儿童尝试新事物、在实践和体验中发展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一是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尝试和实践。游戏类型包括教师设计指导的游戏活动(如小组活动、创意活动等),以及儿童自发自由组织的游戏(如桌游、拼图等)。多样化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周围世界不同现象、尝试和体验多样化角色、模仿和创造新事物、塑造和检验自己的希望和梦想[25] 38。二是丰富手工课程,培养儿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开展剪纸、烹饪、木工、缝纫等手工课程,让儿童体验尝试、探索、合作和发现的乐趣,以及在体验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掌握手工艺术技巧,创造手工作品。比如,幼儿在木工课上制作凳子、箱子等系列成品[25] 43。
(二)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中小学生的创业态度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创业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创业态度、了解创业过程以及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理解创业精神[24] 19。高中创业教育关注动手实践和个性化体验[24] 20。这两个阶段都重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开展和创业相关的跨学科核心课程教学。基础教育阶段包括七个主题:个人成长,文化认同与国际主义,媒介技能与沟通,参与式公民与创业,对环境、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责任感,安全与交通,科技与个人;高中阶段包括六个主题:主动式公民与创业,安全与福祉,可持续发展,文化认同与文化知识,科技与社会,沟通与媒介素养[26]。其中,“主动式公民与创业”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参与式公民与创业”的延续和深化。在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创业实践项目(见表1)。
表1 芬兰小学、初中和高中创业教育的实践项目[27]
(三)在实际工作场所和真实生活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职业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强调在实际工作场所和真实生活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24] 21。
1.中职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
芬兰的中职教育主要在职业高中和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学制三年,共120学分,其中包括至少半年在工作场所的实践学习。其教学内容包含三个模块[28]:一是职业资格模块(90学分),至少包含5学分的创业教育,所有学生需具备创业的基础知识,发展与创业相关的职业技能。二是核心课程模块(20学分),以补充职业技能为主。三是自由选修模块(10学分),可以是职业课程、大学入学考试预备课程、就业辅导课程或工作体验等。其中,就业辅导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获取创业经验和职场生活相关信息。
2.高职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
芬兰的高职教育在应用科技大学中进行,注重在真实生活场景中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有:LAB应用科技大学的ICT创业教育模式(ICT Entrepreneurship Model),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的“团队学园”(Team Academy)创业教育模式,拉瑞尔应用科技大学的“在发展中学习”(Learning by Developing,LbD)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奥卢应用科技大学的“LAB工作室”(LAB Studio Model)创业教育模式[29]。
(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重视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24] 23。芬兰的大学持续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例如,阿尔托大学作为以创新为办学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建立了国际知名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重视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项目,关注学生创业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环境。
阿尔托大学主要提供两类创业教育项目[27]:一是阿尔托创业投资计划,通过组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含企业负责人、天使投资人、公司执行官、高校教授、科研人员以及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等),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包括“初创企业历程”“创业金融”和“持续性创业”等内容;二是阿尔托大学发展创业项目,对已成立企业的创业者提供教育项目,以帮助企业发展,包括阿尔托阶梯式学院、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会计学基础系列课程。
阿尔托大学还重视引导学生自发建立创业社团、组织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由学生主导的创业活动包括“阿尔托创业协会”(Aalto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创业桑拿”(Startup Sauna)和“创业实习项目”(Startup Life)等。其中,阿尔托创业协会被誉为欧洲最具活力的学生创业协会。该协会每年举行一次为期9周的“初创之夏”项目,选择和支持15个团队实施创业计划。创业团队在财务、保险、技术、法律等方面可以获得阿尔托大学和国内外企业的帮助与支持[30]。
五、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芬兰提高综合国力和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战略手段,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芬兰政府出台 《芬兰促进高等教育与研究国际化政策2017—2025》(以下简称《国际化政策》),提出到2025年,在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系统[31]。
(一)吸引留学生和国际人才
作为北欧高福利国家,芬兰2022年人均GDP为5.05万美元,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位居全球前列;高收入、高税收为建立较为公平的社会制度、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较有保障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芬兰连年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除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芬兰还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生和国际人才。
一是优化学习体验,吸引留学生。主要举措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简化留学的相关手续;为外国留学生设计跨国和跨行政区的欢迎包,普及英语服务;鼓励在芬兰拥有基础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与国际研究人员/工作人员、学生建立互惠的校友关系。
二是建立研发平台并推出科研项目,吸纳国际人才。一方面,芬兰努力建立世界一流研发平台,构建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全球性科研协同创新合作网络,延揽国际人才组建卓越研发团队。另一方面,推出科研创新旗舰项目(flagship programme),引领国际科技前沿研究,增强芬兰科研创新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 《国际化政策》指出,该项目将推进科研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的创新,吸纳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专家和研究团队,解决战略性、前瞻性问题。
(二)扩大教育出口
为提高芬兰教育的海外竞争力,芬兰将扩大专业知识和教育创新出口、教育产品出口和专家服务出口。一是扩大专业知识和教育创新出口。芬兰教育部门将与芬兰工作组网络(Team Finland Network)①密切合作,开展数字化、全球化联合推广行动,提高芬兰高等教育和教育服务的国际知名度,加强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创新理念输出。二是扩大教育产品出口。芬兰政府将成立教育出口公司,加快对芬兰教育出口投资和教育产品研发,并鼓励国际教育运营商的加入。教育出口产品除了技能服务课程外,还包括移民服务包、芬兰官方语言教学等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项目。三是扩大专家服务出口。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和外交部共同任命了4位芬兰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于2018年10月1日起,分别赴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新加坡、华盛顿的芬兰大使馆工作。每位专家在任职前均在芬兰接受了相关培训,在各个城市任期3年,可自主选择增加2年。在职期间,他们要推动落实芬兰教育的相关政策,促进芬兰教育在2025年达到全球公认的领先地位[32]。
(三)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芬兰政府将通过建立支持站(Support Stations)的方式,为芬兰高等教育与研究国际化建立芬兰工作组知识网络(Team Finland Knowledge Network)。新建的芬兰工作组知识网络主要采取课题联合攻关、科研协同创新、教育协同合作以及专著出版等多种形式,加强芬兰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等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从而提高芬兰高等教育与研究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化政策》规定,芬兰工作组知识网络将负责保持和加强芬兰与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南部和西部非洲国家、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及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合作,并为合作伙伴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个体研究人员和其他相关方获取新知识提供便利渠道。
为提高国际参与度,芬兰创办高等教育和研究论坛。该论坛致力于重新定位、监测和评估《国际化政策》在高等教育与研究领域的落实情况,以及在双边和多边国际活动中宣传芬兰高等教育和科学政策信息,从而使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研究资助机构、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国际信息流通更加便捷,同时培养一批专家学者在国际舞台上阐释芬兰教育理念,传递“芬兰始终希望成为平等和负责任的国际伙伴、提供世界一流的创新和研究环境”等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炜,周洪宇.教育强国建设:指数与指向[J].教育研究,2022(1):146-159.
[2]SAHLBERG P. Quality and equity in Finnish schools[J].School Administrator,2012,69(8):27-30.
[3]黄珍.芬兰教育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C]//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2015—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49.
[4]王新.世界向芬兰教育学什么?[J].上海教育,2012(35):16-23.
[5]祝怀新,周妍. 芬兰研究本位型教师教育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21(4):59-66.
[6]萨尔伯格. 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第二版)[M].鲍方越,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144.
[7]谢银迪. 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地(上)[N].中国教师报,2018-02-08(003).
[8]Opetus-ja kulttuuriministeriö. Opettajankoulutuksen kehittämisohjelma 2022-2026[R].Helsinki: Opetus-ja kulttuuriministeriö,2022:3.
[9]THUNEBERG H, et al. Education is special for all - the Finnish support model[J].Gemeinsam Leben,2013,21(2):67-78
[10]Finnish Government. Education policy report of the Finnish government[R].Helsinki:Finnish Government,2021:11.
[11]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Finnish country note on transitions in ECEC[R]. Helsinki: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2017:15,26.
[12]周红霞.芬兰:启动两年制学前教育试验,做好幼小衔接[J].人民教育,2021(19):10.
[13]宋丹,刘晏如,高树仁.芬兰教育体系的公平之维:历程、经验与启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4-23.
[14]张蔚然,石伟平.芬兰中学生涯指导:内涵、特征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7):20-28.
[15]蔡瑜琢,滕珺,毛霁燕,等.中芬教育各有优势两国要加强学习互鉴——顾明远教授对话哈内娜·涅米教授[J].比较教育研究,2015(9):1-5.
[16]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R].Helsinki: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2019:71-75.
[17]康建朝,李栋.芬兰基础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197.
[18]Kansallinen koulutuksen arviointikeskus. Alkumittaus-matematiikan ja äidinkielen ja kirjallisuuden osaaminen ensimmäisen luokan alussa[R]. Helsinki: Kansallinen koulutuksen arviointikeskus,2019:21-32.
[19]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Nat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plan 2020-2023[R]. Helsinki: 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2020: 28-29.
[20]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Audit manual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2019-2024[R]. Helsinki: 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2019: 6-7.
[21]张男星,孙继红.芬兰教育评估机构的重组与实践——访芬兰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哈里·佩奥托涅米[J].大学(研究版),2017(9):4-9.
[22]孙芳芳.芬兰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6(19):82-86.
[23]ÁCS Z J, et al.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index 2019[R].Washington, D. C: 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Institute,2019:19.
[24]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Guideline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R]. Helsinki: Helsinki University Print Bookstore,2009:18-21.
[25]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R]. Helsinki: Finnish National Agency for Education,2022:38.
[26]何月.芬兰:培养创新创业型公民[J].上海教育,2019(20):50-51.
[27]罗琪.芬兰创业教育的教学与实践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4):126-132.
[28]Cedefop ReferNet Finland. Finland VET in Europe—Country report 2012[R].Thessaloniki: Cedefop, 2012:19.
[29]王新俊,姜峰.基于协同创新的芬兰应用技术大学创业教育模式[J].高教探索,2022(6):96-102.
[30]王俊.芬兰阿尔托大学创业教育实施路径与特点[J].世界教育信息,2016(9):39-44.
[31]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Polici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7-2025[R]. Helsinki: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2017:5.
[32]徐玲玲.芬兰外派专家助力教育国际化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8(20):78-79.
Finnish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JIANG Huifang1 ZENG Wenjie1 WANG Yongli2
(1.School of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2.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 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Finl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First, it has developed fair and high-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providing policy and financial guarantees, training competitive teachers and establishing a three-tiered support system, so that every child can enjoy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cond, build road-to-road system to promote transitions from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to basic education, and from basic education to secondar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rd, Finnish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re is set up to conduct quality assessment at all educational levels. Fourth, Guideline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re issued to assist nurturing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Fifth, policies are formulated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Finland.
Keywords: Finland; Education power; Educat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