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信息化工作交流材料



一、工作成效
(一)全面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协调基础电信企业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截止目前,兵团 14个师(市)、 149个团场共计 285所中小学校全面完成宽带网络接入率 100%、带宽达 100M以上的联网攻坚目标任务,其中有 9个师(市)平均校园网络带宽达 200M以上、 3个师(市)达 800M以上,有 4个师(市)试点采用了城域网快速组网方案,网络提速周期段,同时实现了网络全部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兵团已提前且超标准实现了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到 2020年底前,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接入达到 98%以上,出口带宽达到 100M以上”的计划目标。在 2020年 11月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做为典型示范并做经验交流,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表扬。兵团基础教育全面实现了“三个百兆网络”目标。
(二)全面引导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一是加强规范引导,组织各师市教育系统专家队伍,座谈和交流数字校园建设及应用基本情况,编制完成《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指南》,引导各师市、各校依规开展贯彻实施工作。二是建立推动机制,形成数字校园建设推进检查通报机制,每季度对各师市、各校数字校园建设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建立沟通渠道,加大数字校园建设经验交流,利用远程视频会议方式,不断研究探索兵团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新任务、新路径,实现弯道超车, 14个师(市)已全部启动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三)深化探索应用,加强线上管理服务能力。教育信息化工作(业务)管理信息填报系统前三个季度数据填报情况的通报数据兵团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 100%,且带宽全部达到 100M,位于全国前列,兵团的审核员初始化率、学校的数据填报率等均达到 100%。
(四)打通障碍,提升互联互通网络教学能力。以师市为单位,编制教育视频调度会议技术方案,建立互通台账,打破不同师市、不同教室的互通障碍,建成实现兵、师两级互动,校级观看的三级教育远程视频互动系统,在疫情期间,为兵团教育行政部门疫情防控指挥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召开兵、师、校三级远程专题会议 20余次。
(五)加大兵团教育信息系统运维保障力度。一是做好基础系统运维服务保障。全年开展兵团中小学学籍、学前学籍、学生资助、教师管理等各类教育信息系统巡检 42103次、教育行政专网 700余次,各项业务系统升级改造 24次。配合兵团党委网信办、兵团公安局开展网络安全漏洞修补工作 18次,整改修复安全隐患 700个,其中高危 5个、中危 12个、低危 683个。二是加快教育信息系统迁移工作。按照兵团统一要求, 10月份启动兵团教育信息系统迁移工作,计划迁移信息系统 13套,虚拟服
务器 165台。截至目前,已完成系统迁移 2套,虚拟服务器 86台,数据量 20余 T。
二、主要做法
(一)以信息技术为驱动,服务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管理。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工作要求,组建专家技术队伍,编制兵团“停课不停学”技术服务方案、平台工具说明、应急服务联络方案等 3份保障文件。
(二)统一技术力量,建成专业保障队伍。协调兵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新疆电信和新疆移动等相关单位,组建 8人专业服务队伍,安排人员 7×24小时应急保障,疫情期间共计服务保障 90余人次。紧急协调新疆电信、新疆移动公司,对 98台兵团教育资源平台服务器进行了网络带宽提升,并针对教学视频类文件开启内容加速服务、网络安全内容过滤等 2项功能,确保兵团“停课不停学”平台的快速稳定运行。
(三)强化资源供给,适应教学需要。为应对兵团各级各类学校远程教学需求,依托兵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协调华中师范大学、超星公司建立“停课不停学”专题资源供给机制,紧急投入、扩充免费教学资源 10万余种,新增疫情防控知识、教育部优质教学资源、人教版电子教学资源、国家教育云平台等免费专题资源 20余类。
三、工作经验
一是按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组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审议重大问题和重要政策文件,落实“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智慧城市、“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网络扶贫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
二是在民族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 ,开展区域性智能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研究,通过全日制远程教学、 AI+自主学习课堂等八大课堂研究,将国内外智能教育和远程教育理念、模式等引入“三区三州”学校。
三是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部署,指导做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更好的网络、资源、安全等服务,有效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开展,保障“停课不停学”。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信息化工作重心有待调整。“重硬轻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只考虑了硬件环境建设,而忽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部分师市、学校虽然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数在应用方面还有欠缺。尤其是数字校园的应用软件,在功能、性能和服务等方面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满足教学、管理等对信息化的需求上尚有一定差距。
二是本地化资源供给力量不足。兵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供给资源 80%来自于外部,内生资源供给力量有待提高,未形成内部专业的资源开发教师队伍,资源开发的供给机制、激励机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要充分激发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和持久动力,制作适合兵团教师和学生、兵团教育教学发展实际需要的本地化
特色资源。
三是缺乏网络安全保障经费。由于未建立网络安全的常态化经费保障机制,相应的软、硬件安全防护措施无法到位,在安全保障上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巩固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成果。以兵团教育基础网络“三个百兆网络”为基础,全面向“四个百兆网络”目标进军,即:百兆网络到校园、百兆网络到桌面、百兆网络跨校园和百兆教育行政专网入校园的四个百兆网络目标。同时,全兵团各级各类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网络应用,重点围绕“三通两平台”、“三个课堂”等网络应用,推动形成教师、学校、师(市)三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精准帮扶格局,整体提升兵团各级各类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教育发展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兵团教育现代化。
二是开展数字校园应用体系建设。在各师市数字校园部署完成基础上。以数字校园应用为引领,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智慧型的兵团教育信息化体系,有效提升各师市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兵团、师市、学校上下融通,贯穿教、学,考、评、管全过程,实现业务场景全覆盖。探索和研究《兵团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方案》,制定基础支撑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水平、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等指标,对各师市中小学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指引。
三是丰富加强线上活动。继续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活动宣传和推广力度,优化活动评比机制,推选更多的优秀作品,丰富兵团内生优质资源。通过专题讲座、假期培训、送培到校等方式,举办创客师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等业务培训;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四是探索 5G校园网络技术应用。在数字校园网络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学校互联网覆盖,在宽带网络全覆盖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试点 5G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广大师生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需求。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