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学习不是负担,要消减对学习的“负担感”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学习不是负担,学习是人的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从出生起,咿呀学语就与吮吸乳汁一样成为我们的基本需求。经历了数万年的进化,大脑为知识储备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并对未知的探索给予了好奇心这样一种奇特意识,因此,层出不穷的先哲和精英才会通过工具或者科学探索丰富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依托于教育传播,人类整体素质越来越高,本领越来越强,不断走向更高级的文明。

  然而,如今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却成为了包括不少专家在内的社会共识,对此感觉最强烈的自然是不少正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和家长。

  为什么作为“本能”的学习却成为了“负担”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诚然,想说明学习是负担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和原因,比如学生作业过多,视力下降,高考指挥棒,分数评价体系等,但是这些无疑都是学习的手段或者来自外界的压力,却不是学习本身。为了支持孩子上课外班,给家长所带来的思想、时间和金钱的负担,并不能说明学习本身是负担。

  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教最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这不需要多高深的教育理论。学习之所以会异化成一种负担,从本质上是因为忽视和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从而压抑了人的学习这种本能。

  一方面,负担感来自于被动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模式,如果是主动学习就不会有负担感。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深刻阐释了教育的“唤醒”功能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它的目的是满足个体对学习的渴望,帮助个体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应该贯穿并且合理引导个体的从简单的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到复杂的个体社会角色意识的发展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形成自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从而为自己所设定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奋进。从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拖动”和学生自我推动不仅仅会产生学习效果上的差别,在长期的发展曲线中更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巨大差异和结果,其中的副产品就是“拖动”会让接近或者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抗拒,从而产生负担感。

  另一方面,负担感来自于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设计的不合理。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过程,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呈现的内容、深度等都有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制定和设计必须要符合学龄学段的教学规律和要求。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学内容(深度)在学龄学段方面超标还是滞后,是否在最有兴奋点的时间教学等,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不适感,进而产生厌倦感和负担感,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这方面,理工科的要求相对明晰,人文社科教育也需要遵循这种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需要从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教育,但每个学段的教法应该有很大的区别,用教育大学生的思政模式教育小学生,其效果一定会很差。

  从以上这两个角度重新审视学习过程,我们可以提两个样本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从小学开始在教师指导下加入选修课系统。

  新高考所带来的一大困惑就是,为什么给予了学生选择权后,反而增加了考生的负担和困惑,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学段传承中习惯问题,源自于从社会化学术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没有“选择权”的训练。

  因此,在教师指导下从小学加入选修课,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兴趣挖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点来决定取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选择能力与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当然,通过兴趣产生的学习内生动力将会大大消减由于学业压力所带来的负担感。

  也许有人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下,选修课系统会流于形式,因此这里要引入学业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的概念,如果说,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话,那么选修课的成绩应该归于学业水平考试的过程评价当中,这种设计对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以及五育并举至关重要。

  第二、高考可以考虑2+1+1模式。

  从负担感的根源理解,高考是经常被诟病的地方。但是一方面,高考在现阶段还无法取代,高考制度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高考对于基础教育阶段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做的,是让高考的模式更加合理,更加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适应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的新时代。

  应试化和功利化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强化的两种新高考的3+3也罢,3+1+2也罢,一直都纠缠于具体的学科选择,才会摁下葫芦起来瓢,在功利化的冲击下顾此失彼(比如一开始要尊重学生选择权,后来又将物理定为必选)。另外,从某种角度来看,受高考影响的基础教育和受前苏联模式影响的高等教育,其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应试、就业等功利化倾向。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术人才选拔的角度以及人才评价的趋势来看,综合素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的高考制度是不是也可以换个思路,那就是不以学科来划分,而是根据综合能力来选拔,基本的模型可以定为语文+数学+外语(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类语种,可供选择)+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体美等)四门考试。将考生的选择权(报考哪个学科和专业、学校)放到成绩公布之后的报考环节。

  很多人可能一看到这个模型第一感觉就是不可行,直觉上这是大杂烩或者是文理不分(当然一开始可以分为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这其实还是落入了应试教育以及文理分科的惯性思维当中。实际上,这种必考+选考+综合知识模式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又不会被功利化牵着鼻子走,尤其是在综合考试不再将考题标准化,刷题意义完全失去,从而解决了当前将学习过程变成了重复刷题的机械化作业的问题,靠刷题拼出来的状元只能说明勤奋,并不一定优秀,可谓一举三得,从而真正发挥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020-10-31)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