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签约挂牌仪式正式举行,这是肇庆市促进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见证这一重要时刻。首先,我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感谢肇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参加今天签约挂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十三五”已于2020年正式收官,在这期间,中国的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中国创新能力指数从2016年的全球排名第25名上升到14名,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前15的行列,在多个领域表现出领先优势。中国成为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融合性较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关键领域和环节高精尖专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市场化能力不足等诸多短板。
国际技术转移担负着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我国与国际技术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路径。国际技术引进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都曾利用过技术转移方式走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然而,长期以来,技术转移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直到2007年开始,为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试点工作。
尤其重要的是,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立法工作加快推进,这赋予了知识产权成果更高的商业价值,为国际技术的引进创造了良好营商氛围。2020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已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一,在满分100分中得分77.9分,比2019年提高4.26分;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2019年提升15位。
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我国在国际技术进口方面展示了强劲的购买力。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额已超过2300亿元,出口额仅370亿元,逆差近2000亿元。
因此,我们可以判读,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一前提下,国际技术转移将长期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
当前,广东省正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具有良好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紧密结合肇庆市和大湾区产业的需求,紧跟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动态,做好技术转移战略规划和实施工作,为肇庆市和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重要贡献。
最后,预祝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开业大吉。衷心祝各位来宾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签约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2021年1月20日)
上一篇:关于知识、学问和学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