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临近高考,所谓“高考移民”的话题就会不断出现。
“高考移民”为什么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是招生计划分配不合理,以及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一些省份如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考生的家长从不担心“高考移民”的到来,相反,这些都是高考移民的“移出”大省。
“高考移民”与“高考作弊”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高考作弊”是犯罪,要严厉打击;“高考移民”属于管理漏洞,应该通过政策调整来堵漏洞。请问受到“高考移民”考生影响的家长和考生,你们是否也曾有过在居住城市通过迁移户口到不同学区或通过“学区房”来寻求上更好一点的学校呢?
从根本上说,“高考移民”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和招生计划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合理分配高校招生计划名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有效遏制“高考移民”现象。保障适龄青年的受教育权和录取机会均等很重要,如果政策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调整高考政策才能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高考改革既要改革考试,更要改革招生制度,如果只把重点放在考试科目、考试次数、各科分数权重和计分方式的改革上,难以改变应试教育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全国高考时间统一,但各省试卷不统一,各省招生计划指标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单独划定,录取比例不均等造成不同省份考生上大学的机会不公平。高考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上,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招生计划指标制度,设计出适应社会发展并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对培养人才需求的招生制度。
(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