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推进“双一流”建设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深入人心。为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015年底国家部署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重大决定,“十三五”规划期间参与“双一流”建设的137所大学目前正在实践中。建设“双一流”是走科教融合之路,必须具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与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讲,“双一流”建设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要从传统的工程建设思路转变为长期规划和制度安排,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提高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服务和服从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水平大学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学科门类齐全,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科研发展尤其显著,投入产出比高,无论是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实验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很大。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的主阵地,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担当着知识创新的重要角色。

在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对大学的发展和变革有强烈的需求,政府在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学有力的支持,必将带来高等教育思想和组织体系的变革。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让大学更开放、与社会发展结合更紧密、对社会贡献更直接。

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构建学习型社会,搞好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对策。

在规划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同时,国家“双一流”政策同时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的“差异化发展”。大学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当前,高校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高校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优化自身学科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性、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些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成为大学创新的生命源泉。大学改革要围绕学生的中心地位来展开,让学校资源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大学面临的重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领军式专业科技人才。针对我国实现经济腾飞关键领域,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等,形成一批数量庞大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人才的培训层次和水平,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

因此,加快人力资源建设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下,大学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双一流”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适应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步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双一流”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要适应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要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将面临革命性挑战。

1.“双一流”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

总体上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百多年来,其演进模式基本上符合时代趋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明确了一流学科既要符合国际通用的评价准则,又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一流学科的本质是科技创新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一流学科至少有两个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实现这两个目标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而一流的学者队伍建设取决于充足而灵活的经费、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集群和创新基地,通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科有不同要求:对工程技术类学科,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和人才需求;对基础理论类学科,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对人文社科类学科,要在国家治理和思想引领方面贡献智慧。要按国际通用准则,以创新成果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推行代表作制度和标志性成果制度。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参考国际公认的标准;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评价;既要在可比办学指标上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当,更要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发展模式和先进的大学文化。

坚持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立足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活动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转变,这也正是“双一流”建设保持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

2.“双一流”建设要适应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以本专科教育为主,上世纪80年代高校招生始终在每年30万人左右徘徊。自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等教育大扩招,仅仅经过几年的扩招,稳步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历史发展到今天,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了每年900万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

需要强调的是,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对教师课堂讲授效果、学生听课状况、考试考核结果的重要考核,不能代表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而仅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部分。科学研究、学术氛围、大师的言传身教等,也都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仅仅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同于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就容易误导政府促使学校只关心专业设置,硬性规定专业学时,制定统一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课时等。长期下去,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高等学校办学的趋同性也就成为必然。因此,教学质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学质量不等于高等教育质量,不等于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校长要转变办学理念,大学是培养“群英”的地方,要把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实际上,精英教育思想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误导了国民的正常思维。精英教育思想要破除,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是权利也是义务。大学培养不了精英,上大学可能有利于就业,但与能否成为时代精英关系不大。精英是时代机遇,个人聪慧、勤奋和选择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大学要统筹考虑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建设任务,积极探索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和规律。靠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解决好科研成果如何最先转化到课堂上去的问题。一流的学者队伍是打造一流科研和教学的依托,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大楼,更需要有大师。中国的教授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了解掌握国际学术前沿,提高学术水平。通过教授参与国际上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提升中国教授在国际上学术活动中的话语权,才有利于快速提升中国大学的影响力,逐步获得国际上对中国大学的认可。

3.“双一流”建设要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通常是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知识,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这些新成果要及时转化到课堂,写进讲义,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大学教师也要一岗双责,既要以良好的科研成就提高教学质量,又要用高质量的教学推升科研水平。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必须在高等教育理念和机制等方面启动实质性改革。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对任何一类大学的评价,人才培养是重要指标。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一些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校和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关注落实学生的学习权利。学生才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因为有学生方能称之为大学,没有学生的研究机构只能称作研究所或研究院,大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权利。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

4.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将面临革命性挑战

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它的前瞻性,包括人才储备、国民信息化素养的提高。互联网时代,现代大学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的大学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科教实现真正的融合。“双一流”建设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和观念,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有形的物质资源共享正在起步,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也推动了高校科研方式的改变。在互联网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人们的学习模式也呈现屏幕化和碎片化发展,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快速发展、小型私人定制课程、混合式教学、大一分类课程、学位系列课程、翻转课堂等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学生的视野,促使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新型的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众多的高校、教育专家已经开始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政策和管理方式模式等,以灵活的机制应对挑战。如果学生不能自由选择修学科目和讲课教师,如果学分不能互认,学位不能等价衔接,“互联网 ”教育很难发挥其最大效益。需要尽快研究制定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要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要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等。机制的转变还包括顶层设计和信息治理创新等,但应该鼓励一流大学开展先行先试。

“双一流”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任务。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与此对应的是教育形式和形态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大学的组织形式将会改变。信息社会的教育要素将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双一流”建设的概念和标准也将随之而变。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9期(总第677期)p27-29)

 


访谈视频
访谈嘉宾
分享
'); })();